热搜:  布施  二信  如来藏  佛事展  三乘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口袋书系列>

29、迈向正觉〈六〉—追求真理的动人故事(7)

[口袋书系列]  发表时间: 2015-04-16 08:4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自己也有亲戚在学密法,有一段时间也对藏传佛教密宗很有兴趣,对密宗有了一些认识后,就发觉密宗怎么会和佛法差那么多?整个藏传佛教密宗的法义和内容,好像就是不断的吹牛。要求财的,藏传佛教就用财神法,呼唤鬼神去搬钱财;佛法是叫人舍财修布施,来去除对钱财的贪执;财神法是完全违反佛法的,鬼神去搬来的钱财也是别人的,这是偷窃的行为,偷窃也违反了佛戒,以后都会有因果要负的。要求爱情,藏传佛教又会用“怀”法,去博得爱人的欢心;对于冤家,藏传佛教也有“诛”法,用巫术诛杀冤家;并且藏传佛教居然还有性爱房中术,还拜双身佛。密宗好像是无所不能的,密宗为了要将自己漂白,总是自称自己是“藏传佛教”,但是求财、求爱情、偷窃、杀人、性爱……等密宗修行法门,053却完全是和佛法相违背的。

  后来又在网路上找到一些唯识的东西,有《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等等的讲解。自己对这些唯识的东西非常的喜欢,第一次觉得佛法怎么跟科学是一样的,完全是逻辑的、合理的,也第一次看到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相。但是当时没有人在解释“阿赖耶识”,只知道祂是先来后去的第八识,当时的佛法好像是跟“阿赖耶识”无关的;而非常讽刺的是:佛法恰好正是专门在说“阿赖耶识”的,也没见到有人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终于有一天,滑鼠点来点去的,就点到了“萧平实”这个关键字了,后来发现整个网路上讲“阿赖耶识”,讲最多的就是“萧平实”了!所以搜“阿赖耶识”,搜到最后一定会出现“萧平实”这个关键字的;然后又连到《我与无我》、《甘露法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这几本书去;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找到宝一般,当代那些讲得不清不楚,或没有交代的佛法,可说全部在这些书中被交代完毕,原来佛法是这样的。于是赶快把书下载储存,再列印出来,对这些书简直到了著迷的程度,

  一看再看的,又画黑线、又画红线,整本书画得到处都是重点,里面讲的唯识道理更是令人心服口服、五体投地。当时一直以为念佛只是要求生极乐,看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后,才知道原来“如来藏”就是自性佛,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性佛可以念,这个自性佛会在你死后再去入胎,055这个自性佛会带著你所造的业,“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随的“身”就是这个“法身”自性佛。《楞严经》中说:

  忆佛念佛,当来必定见佛。

  所见的就是这个自性佛,当你见到了自己的自性佛后,也可以见到别人身上的自性佛;乃至猫、狗、蚂蚁、飞鸟、游鱼……身上的自性佛,那时可就面见十方诸佛了。

  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发现台南也有在开班授课,于是就报名去上课,这算是迈入正觉的第一步;之前就听过疑情、话头、参禅、明心见性……这些禅门的名词,当时一直搞不懂这些名词,也不知道禅宗的禅和禅定的禅有什么不同;迈入正觉以后才知道,原来疑情就是在对某种事物不了解时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的情绪就是疑情;就好像去到停车场后,却发现自己忘记车子停在哪个位置了,这时候就会对“车子停在哪里?”这件事产生怀疑,因而住在“车子停在哪里?”的疑情中;人要是住在这种怀疑的情境中,会使人感到有压力,为了纾解这种因疑情而产生的压力,就会去寻求答案;在禅门来说,寻求答案就是参禅;直到找出答案,也就是破参,因疑情而产生的压力才会纾解。因此疑情就是参禅的动力,没有疑情的人就不会去参禅。而小疑也不会小悟,小疑若疑久了就有可能会变成中疑,然后再变成大疑;大疑时压力就很大,压力大时也就会参得很用功。

  当代的人大概是没人知道什么是公案的,057有些人把公案当成一般的开示,有些人把公案当成心情故事,有些人把公案当成历史故事……等。以前虽然非常喜欢看公案,但是实在是不知道公案在说什么?总是和一般人一样,把公案当成一种意境深远的故事,一直认为公案是一种启示之类的东西;也是直到迈入正觉以后才知道原来公案就是禅,但不是禅定的禅,而是禅宗的禅。禅就是“静虑”,禅宗的禅就是寂静的去专心思虑:什么是如来藏?什么是实相?禅定的禅则是指四禅八定,必须寂静的去专心思虑于某一处,也就是制心一处,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思虑的标的物不同,意识心的动与不动也不同,所成就的结果也不同;禅宗的“禅”成就的是明心、见性,“禅定”的禅成就的是四禅八定。因为公案中所讲的就是如来藏,所以必须参公案才能明心见性,而禅宗就是专门在找如来藏的宗派。事实上,其他的净上、华严、唯识……等宗也是都要找如来藏的,只是找的法门不一样,但以禅宗的参公案之法是最有效率、最直接的。这就好比说要找一部汽车,只要知道车子的颜色、厂牌、车牌号就够了;对于电池如何更换,引擎如何安装,轮胎如何制造……等技术上的东西,是不需要知道那么详细的,等找到后再来钻研即可;重点是车子停放位置的地图,有了地图才能找到汽车,地图才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公案就是地图,迈入正觉同修会以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还有其他许多的佛法知见、禅法知见,也都是迈入正觉以后才知道的。

  回想这一路的学佛过程,虽然有点弯弯曲曲,059不过最后终究还是迈入正觉同修会了,也在正觉同修会按部就班的学习正法;这一点算是比其他的学佛人都幸运的了,而事实上,这也是自己的自性佛如来藏,根据往世所造的业去运作出来的结果。

  ---------------------------------

  〈第五篇〉

  唐宋禅风今犹在

  —吴素枝—

  回首自己学佛的历程,应从祖母说起。我的祖母善良无诤,一生辛劳却命运多舛——四十多岁丧夫,六十多岁丧媳,接著老年又丧子。祖父是在二次大战时,行驶货船经台湾海峡时,被美军轰沉而葬身海底;我的母亲则是在婚后两年生下我,三个月后即因患急症而撒手人寰;相隔十五年后,我最小的叔叔也英年早逝,留下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历经人生的种种忧患之后,祖母显得抑郁寡欢,常常以泪洗面,日后则虔诚信佛念佛,并常到村中的佛寺参加早晚课,晚年还受了菩萨戒。061

  祖母虽不识字,却能拿著火柴棒逐字用台语学著诵读《阿弥陀经》,有些字忘了就会要我教她;可是读小学的我,只会用国语发音,她还是要我读读看,试著唤起一些记忆。我小时候也会随著祖母去参加法会,有时祖母会发愿法会期间要拜多少拜,拜得腰酸背痛了,就会要我一起帮忙拜,以凑足数目,这是祖母为我种下一颗与佛菩萨结缘的小种籽。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菩提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