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正见正行>菩萨正行>

六波罗蜜(9)

[菩萨正行]  发表时间: 2015-08-05 21:5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所以有些人胡乱主张:“持戒就是忍辱,智慧就是禅定;离开了持戒就没有忍辱,离开了禅定就没有智慧,由此缘故,智慧就是禅定,禅定就是智慧;若离开了持戒就没有精进,离开精进就没有持戒,所以持戒也就是精进,精进也就是持戒;所以离开布施就没有精进,离开精进就没有布施了,所以布施就是精进,精进就是布施;所以没有六波罗蜜,就只有一个波罗蜜。”但是佛说:是义不然。
为什么不对呢?佛开示说:般若智慧是因,布施是果。为什么智慧是因,布施是果?一般说布施是因,未来世得福报是果。可是这个果上面有因,这个因上面还有因,以上面的因来看后面的因就成为果了。为什么你懂得要布施,懂得要种福田?因为你有智慧。有什么智慧呢?有福田的智慧,有布施的因果智慧。为什么人会乐于布施?因为知道所有世间的果报都从往世布施为因而得,没有往世布施的因,就不会有此世间法的富饶果报。这一世的富有,是由上一世的布施来的;下一世想要富有,这一世也得要布施。因为是“田得果报”,是福田,所以种下善种以后,未来世就可以收割而得福果。“田得果报”,因得果报:是以布施因及福田而得果报。你有这个智慧,所以乐于布施;所以智慧是因,由智慧因而行布施时,布施本身已经是智慧因的果了:是以智慧为因才产生了布施的行为,所以布施是果,智慧是因。
有的人没有这个智慧,始终不肯布施,但是他很会求神,每一次去求就会有财,可是始终都留不住,因为他过去世都没有布施,求来的财也不是他的,只是因为他去向神巴结,所以就先挪给他用,正主儿出现时,还得要还给正主儿,所以他始终守不住求来的财。世间财就是这样子,都是“田得果报,因得果报,财得果报”,这在前面说福田时佛已经讲过了。所以智慧是因,布施是智慧的果,智慧与布施不可混为一谭而说只是一度。同样的,以布施的智慧为因,后得解脱即是果;以布施的智慧为因,后得佛菩提的证量是果;所以般若不能跟布施合而为一,必须分开为二度。
又如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为什么你能持戒?因为精进嘛!有精进心所以戒法才能守持得住,没有精进心时,戒心就守持不住,所以精进是因,持戒是果,精进与持戒不能合并为一度。又如三昧是因,忍辱是果;因为心得决定为因:于忍辱这个法心得决定(三昧),知道忍辱的果报而心得决定;决定不移了就是三昧,所以三昧才是因,由此而能确实忍辱时已经是果了。为什么能安忍?因为你心得决定,所以你能安忍,心不决定就不能安忍,所以禅定三昧与忍辱不可混同为一度;因与果绝对不能合为同一个。由此以观,一定是有六波罗蜜的。
〖“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毘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毘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擅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相,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讲记如果有人这么说:“持戒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所以这二度不必分开,可以合并为一度,所以实际上忍辱与持戒本质上就只有一度。”有人这么讲的话,佛说:这个道理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戒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的,是依不犯他人而获得戒德的,忍辱却不一定。譬如说,受戒一定是要依于别人已经得戒者而求受戒,所以是从他得;持戒时也一样,要面对别人身心来持守不犯,才是持戒,所以也是从他得。但忍辱不一样,譬如有人从来都不受戒,可是他仍能忍受众生的种种恶言、恶语、恶行,这与“持戒等于忍辱”的说法显然不同。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持了戒,所以能忍受别人的恶行而不回报,但不能因为这样就说持戒就一定是忍辱,或说忍辱就一定是持戒;因为有人根本不曾受过戒,但别人对他种种身口意的恶行,他还是能安忍,类似受持自性戒一样,虽然本身没有受过戒,还是能忍恶,所以不必一定受戒以后才能忍恶。也有人一样是有忍而无戒,譬如有人忍受无量的苦恼,只是为了利益众生,甚至于无量世中代替很多众生受大苦恼,但是他心中始终没有悔恨以及退转。譬如现在慈济功德会中也有很多人这样行善,他们多数人没有受菩萨戒或五戒,但是也能为众生做很多的付出,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事,可是他们并没有受过戒,所以离戒也应该有忍辱。有时甚至众生觉得他的服务不够好、财施不够多,没有满足众生贪求的心,就说一些风凉语,可是他们多数人在表面上也能忍受,所以他们不是因为持戒而修忍,完全是因为慈悲或行善的信念而修忍辱。所以说离戒也应当有忍辱的,不一定要因为持戒才能忍受众生的恶言恶语,因此不应该把持戒跟忍辱合为一度。
接着又谈到定的部分。佛又说:善男子!三昧就是止,智慧就是观;舍摩他——止——是说他使自心决定不移而能安止于所缘的一个境界,譬如安住于一个信念、一个观念,或一个境界而不摇动,这就是止。但是一般所说的止,含意比较狭隘,是专讲打坐修定,缘于一境,心不散乱,这就是一般所说舍摩他。毘婆舍那叫作观察,观察就是分别、了知、了别;不论是有语言文字相的了别,或是离语言文字相的了知,都是毗婆舍那——观。止与观二法,在善恶法中都是互相配合、互相增上的;换句话说,佛法的修证不能离开止观:止是心得决定、心一境性;观是善能分别、善能观察。若无止观并行,就没有佛法修行可说了!所以无分别智是很多人误会了的,都错把修定求一念不生当作是实证无分别智的行门,他们只落在“无分别”三个字上,却把无分别智的智字给忽略了,所以一天到晚要求徒弟们打坐修止,要一心不乱、一念不生,说这样叫作无分别,说是统统无分别时就是智慧。
真是这样的话,白痴也可以叫作智者,石头木块也应该可以叫作有智,因为无情比白痴更无分别,更应该有无分别智。但无分别智不是这个意思,他们误会了。无分别智是既要有无分别底,也要同时有能分别底,了知无分别心的无分别、清净、真实、涅槃境界,而仍然保有能了知的觉知心,才可说是有智慧,否则就成为无分别而无智慧了!所以亲证无分别智,是要你证得一个无分别的心,可是与分别心——觉知心——同时同处,你能观察这个实相心从本以来就不分别,才能称得上有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无分别而又有智慧,才是无分别智。你有了了解实相的智慧了,而实相心是对六尘中的万法全无分别的,你了解这个实相心就是法界万法的根源,了解祂与万法的关系,确实了知法界而出生了智慧,就叫做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一定同时有观,不是只有止而已。
止就是证得无分别心时,心得决定而不摇动,这就是止。你依无分别智而能观察实相心的无分别性、自性性、真实性、如如性、涅槃性、实相性,表示你同时保有观的作用,才可称为智,所以是无分别而又是智,合称为无分别智。观的本身就是智慧,若是止于一念不生的境界上,就不能观察到实相,不可能生起无分别的智能,而只是一心无分别,那只能叫作无分别,不能叫作无分别智。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证,是止观同时、止观具足的,二乘菩提的修行同样也是止观具足的。所以一定有止也有观,止的部分讲的是定:心一境性、缘于一境、心得决定而不变动;观的部分讲的是慧:了别慧、了知慧。所以佛说:由于这个缘故,我在十二部经中说定和慧是不相同的,因此止——定——是第五度,毘婆舍那的观是智慧,所以属于第六度,因此一定有六波罗蜜,不应该把持戒和忍辱混为一度,不应该把禅定和般若混为一度,所以一定有六波罗蜜。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释迦如来最初先讲布施波罗蜜。
为了调伏众生,使众生在布施时可以远离悭贪之心,才接着再说持戒波罗蜜。众生在布施时能接受财物离他而去,能安忍于舍离财物之心;有这个安忍的心作基础,表示他有能力持戒了,才为他说忍波罗蜜,如果他不能忍受财物舍离而去,布施时心中老是怀念着已经布施掉的财物,就表示他不能安忍于舍离之心。这样的话,要求他持戒就持不好,要求他忍辱也不容易忍,正因为他能有舍离财物之心,所以才又为他说忍辱波罗蜜。又因为他布施时,能起欢喜心乐于布施而不观察时节,能一切时施,所以才为他说精进波罗蜜,因为他有这个基础了。有些人布施是要观察时节因缘的:今天下雨了!不方便布施。或者明天心情不好,也不想去布施。得要天气不冷不热,心情也正好,才愿意去布施,他总是先观时节。真正的菩萨不然,只要遇到可以布施的因缘,他就不管别的事情,心情好坏也不管,天气晴雨也不论,遇到可以布施的因缘时就做布施,这样才说他已经有了精进的基础了,可以教他努力的精进于佛法,所以才为他说精进波罗蜜。
他在布施时是决定性而不犹豫的,叫作施时心一。初机学佛者在布施时,大多是一面布施、一面打妄想:“布施钱财,来世会得很多福报,到底真的、假的?”心生怀疑,心不决定,没有止;所以心中老是不断妄想,以散乱心在布施。如果有人心得决定——确实相信布施的因果决无怀疑——所以布施时心中没有乱相,也就是说他对布施的因果已经心得决定了,有决定性了,所以为他说定波罗蜜;要依这个决定性再往上进修、往上发展,才能安住于一境而不攀缘散乱,渐渐发起禅定,所以才在这后面为他讲禅定波罗蜜。因为他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后世的果报,只是作为修集菩萨道的资粮,作为成佛之道的行门,所以他不受生死乐;因为他有这样的心性,所以接着为他讲般若波罗蜜;因为他布施的目的不在求世间生死有为的快乐,已经有了修学出世间法的基础了,所以接着跟他讲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瞋,是故名为忍波罗蜜。三月之中,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故名为禅波罗蜜。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善男子!菩萨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能静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讲记佛说:“善男子!什么叫做到彼岸呢?”这就是说,布施到彼岸的意思,应当让佛弟子们了解如何是布施而到彼岸,因为大乘法的到彼岸和二乘法的到彼岸大不相同。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你仍然存在的当下,就证实了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就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境界:实相心自身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永离两边而且本无生死、体无生灭,这才是住于涅槃的实际,那个实际当然就是实相心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你的十八界都还具足存在,就已现观祂住在无余涅槃中,亲证无余涅槃中的境界了,这就是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才是真正的到达涅槃彼岸:无妨继续五阴的生死,但是当下已经在涅槃彼岸了。
可是二乘圣人不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实际,等他进入无余涅槃时,他自己又已经灭尽了、不在了,如何能到彼岸?所以根本就没有到达彼岸,因为他没有接触到涅槃中的境界。会外人听了我这么讲,比较没智慧的人可能又会骂将起来:“这个萧平实胡言乱语!”但是你们证得如来藏之后,你们知道我说的是真的,所以菩萨还没有能力进入无余涅槃时就已经到涅槃彼岸了,所以菩萨不坏世间法而证菩提,二乘圣人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才说菩萨不可思议,也就是你们这些人!二乘圣人对此是绝对想不通的。同理,菩萨既然要证这种二乘圣人所无法证的到彼岸,那得要有大福德,所以跟二乘菩提不一样。二乘菩提是只要你心性好,福德修集不多也没关系,只要虔诚的相信三宝就够了,依教奉行好好去观行而把我见我执断了,便成就解脱果。可是大乘法的实证,一定先要有大福德,行法也是有次第性的,要按部就班的来,所以菩萨到涅槃彼岸的修行,得要从布施开始,然后才次第有持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因此,菩萨布施时不求内果报、也不求外果报。内果报是布施时心有所求:我现在布施了,应该会让我变得很健康,都不要再生病。一旦生病了,就怪天、怪地、怪佛、怪菩萨,这就是求内果报。求外果报就是布施时心中期望三年、五年后可以发大财,买大别墅、买劳斯莱斯,这叫作求外果报。
本文标签:般若波罗蜜(8)菩萨(100)优婆塞戒经(15)六波罗蜜(22) 本文关键字:菩萨,优婆塞戒经,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