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21期>

正觉电子报第21期 识蕴真义(连载十二).......... 平实居士

[第021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1:1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识蕴真义(连载十二)
平实居士
亦如《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末云:【论:“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者,摄论本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故知镜智自性身摄。】语译如下:【论曰:“论说转去阿赖耶识而获得自性”的意思,犹如《摄大乘论(本)》里面说:“应知法身由几个佛法之所摄持?第一,由清净法界摄持,这是说,转去阿赖耶识所集藏的七识烦恼生死体性而获得清净法界的自性故。”由此可以知道,大圆镜智乃是自性法身所摄。】由于阿赖耶识心体的清净法界性始终常住不变,不能增加其真如法性,亦不能损减其真如法性,非是可增减者,所以不能归类在识蕴中。既非识蕴所摄,焉可说阿赖耶识为生灭之识蕴法?
安慧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大乘法中将心、意、识三者混同为一,所以他在《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二如是云:【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无间灭意者,由随觉故,无间觉义是“意”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识者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随后又云:【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然后总结而说:【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
所以安慧之意为:第八识摄归第七识,第七识即是前六识之总体而说为“意”,所以“意”即是六识总说。所以安慧法师的意思是:第八识亦是含摄在“意”内,而“意”就是前六识的总说;然后因为前六识是识蕴所摄,所以阿赖耶识也是识蕴所摄,因为是识蕴所摄而识蕴又是生灭法,所以阿赖耶识当然就是生灭法。安慧由此邪见之缘故,而认同一切法空之虚相法言说,认为“一切法缘起缘灭即是 佛所说之一切佛法宗旨,其余诸经所说的七、八识,都是方便说,实质上并无七、八识存在”;所以他和当今的印顺派、宗喀巴派……等追随者一样,以误会后之二乘菩提“一切法缘起性空”的随机门方便理,来解释大乘菩提实义门之般若及一切种智。因此缘故,导致今时杨、蔡、莲等新学菩萨,在平实助其证悟如来藏心体之后,尚未发起胜妙别相智之前,转被印顺及安慧所造之邪见书籍、论著误导,便大胆的否定第八阿赖耶识,诬为是识蕴所摄,并且谤为生灭法。然后再效法印顺别立真如的新说,创造另一个想象中才会有的“纯无为性而能产生有为作用的能出生阿赖耶识的真如”,出现了这种自相矛盾的邪见。
天台宗的智者法师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之〈菩萨行品第三〉中亦如是云:【经:“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解曰:言观察者,观谓对观,察谓伺察,亦审察也,体即是慧。身受心法者所观境也。身谓相续,如智论中,身谓色蕴,受谓受蕴,心谓识蕴,法处法界并名法故。不净等者能治行也。】智者“大师”如是依二乘菩提中之四念处观而说心者,皆说识蕴即是六识心也,皆同以六识而含摄七、八识也。
由此缘故, 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四中,随顺小乘法之随机门而说云:【段食是色蕴。思、触是行蕴。八识是识蕴。五处者谓香、味、触三,法、意二处。】因为是宣说随机门之小乘法故,因为小乘法中唯明说有六识故,亦说“意”即是六识之总说故。是故 基大师复依 世亲尚在小乘法中时所造之《俱舍论》意旨,而于卷五中云:【识蕴唯摄心法八种,总摄九十四法,唯除六无为。故俱舍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十二处摄者,内五处、外五处,摄十种色。意处摄八识,法处摄四类法,所谓色法:法处所摄色,有五种。是相应法有五十一,不相应法二十四,无为法有六,合有八十六法。十八界摄者,唯开意处、立六识界,余并与处同。】
语译如下:【识蕴最多就只能含摄心法八种,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识、意根、阿赖耶识;以这八种心王法摄尽百法中之九十四法,唯除六种无为法,因为是与八识心王不相应之所显法故,不是识所变生之有作用法故,不是八识心王所能应用之法故。所以小乘法之《俱舍论》中说:“识蕴不摄无为法。”六识识蕴之真实义中与无为法不相应的缘故。若从十二处所摄上面来说的话,是说内五根处、外五尘处,摄十种色法。意处一法则摄尽八识心王,法处则含摄四类法,所谓色法中之法处所摄色,则共有五种。这个心识相应的法有五十一种,不相应的法有二十四种,无为法有六种,合起来总共有八十六法。若依十八界的含摄来说,则只开意处而建立为六识界,其余所说与大乘并无不同。】
是故,在随机门之小乘法中,都是以六识心王含摄八识心王的;都是说六识合说为意处,意处又含摄阿赖耶识,所以依小乘随机门之方便法而言,阿赖耶识是意识所摄的;而意识既是识蕴所摄,则依小乘法而言,阿赖耶识亦应该摄归在识蕴中。但是这种说法,是有教证与理证上的大过失的,在实义门中不可能讲得通的,也违背原始佛法四阿含诸经的真实义,只能在随机门的观机逗教的方便说上才能讲得通。因为在教证上来说,四阿含诸经中,常常有隐说第七、八识的地方,只是那些不回心的二乘圣人们,不能理解般若,没有般若实相智慧,所以听不懂 佛所隐说的七、八识秘密真义,误以为只有六识而无七、八识。这在将来出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时,平实将在书中一一举证,此处暂且从略。
此外,在理证上来说,四阿含诸经中 佛既明白开示说:识蕴为六识。又说识蕴中之所有六识,都是“根、尘、触”三法和合而生,依有生之法性、依能了别六尘之法性故,说识蕴唯是六识心王,说“根、尘、触三法所生者”方是识蕴;如是则可了知:眼识依于色法之眼根及色尘相触,方能出生;乃至意识须依于心法意根及法尘相触,方能出生。既然意识是以意根与法尘相触为缘,方能出生,于意识尚未出生之前,意根本已存在,法尘亦是本已存在者,是故意根不但是意识之俱有依,也是识蕴全体之俱有依,如何可能会摄在识蕴之第六识中?意根在识蕴六识出现之前既已存在而不曾刹那断灭过,如何可以摄在意根为缘始能出生的识蕴中呢?所以,在小乘法随机门中所讲的这个道理,不但在大乘实义门中的理证与教证上站不住脚,乃至纯依二乘法随机门的四阿含原典来说,也都是站不住脚的;不管二乘解脱道随机门的学者如何的广有辩才,当他来到一切证得种智的菩萨面前,不论在教证与理证上都是说不通的,都是无理可说的。
意根既然从阿赖耶识中出生,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运作,不能独立于阿赖耶识之外而存在;而识蕴等六识复从意根为缘,始能从阿赖耶识中出生,也必须依附于意根及阿赖耶识才能运作,怎可能阿赖耶识反而是摄在意识为主体的识蕴中?这种道理,怎么说都说不通啊!所以杨、蔡、莲……等人由于虚妄想,而把阿赖耶识摄在识蕴中,然后再来诽谤万法主体的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和古时身披大乘法衣的小乘论师安慧师徒二人一样,都是颠倒其心的人。所以 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中,依大乘法的实义门而说:【识蕴中取六识,除七、八识。】以彼等百法中之诸法,多非第八识相应法故,皆由第八识所生故。既然百法中的前七识心法,都是阿赖耶识所生;而七识中的识蕴等六识复又必须以意根为缘,才能出生;识蕴等六识出生之后,又必须依于意根及阿赖耶识之配合,才能运转,当知第八识阿赖耶不应摄在识蕴中。
复次,大乘论中所说“转识而得四智心品,成就法身”之说,不可如杨、蔡、莲……等人之自生误会,然后再以误会后之知见来诬谤阿赖耶识是生灭法。譬如《摄大乘论(本)》〈彼果智分第十一〉如是云:【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杨、蔡、莲……等人误会此文“转识蕴依”一语故,便谤说阿赖耶识是识蕴所摄,谤为生灭法,成就最严重谤法之重罪。
今当说明“转识蕴依”之真实义,以解所疑。不论是大乘之修道,抑或是二乘之修道,都是从修正六、七识心行上面来修道,从来不是在修正第八识心行上面来修道;因为第八阿赖耶、异熟识的自性,于过、现、未三世中,永远都是保持真如体性而不改易其性,不须吾人去修行转变祂的体性。转识蕴者亦复如是,亦是于六、七识心行之修正上面著手,绝不在第八识之心行上著手。由二乘圣者之将六、七识之我见、我执消除断灭,自然使令第八识中之分段生死种子除灭,不必证得第八识心体,亦得方便名为“已证生空真如”。大乘法之般若修证,固然必须以亲证第八识为根本,然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之后,亦只是将六、七识自身转依第八识之真如法性,由此转依而不再依止六、七识原有之染著自性,故能次第修除六、七识相应之烦恼障;由此缘故,导致第八识心体所执藏之六、七识种子渐转清净,即是清净第八识种子之正行,绝非直接将第八识心体自性造作任何改变修正也。是故转识蕴依之真实义,不可如杨、蔡、莲……等人之严重误会也。
此外,从第八识心体自身以观,亦绝对不会有任何修行可言,因为第八识心体从来离见闻觉知、不知不愚一切诸法,云何而是可修行者?既如是,当知第八识不可归类在识蕴中也。如前所举证之论言,谓第八识之清净心性永远不增不减,则是体性无增减者,如何可以修行而令转易?唯有识蕴六识及识蕴所依之意根,才是善恶体性能增减者,所以应当在识蕴及意根的转变转依上用功,才是转识蕴依之真实义;是故,转识蕴依之真实义,乃是经由修行而转变七识与六识识蕴心行,转而依止第八识永远不变之真如法性,名为转识蕴依。是故,不可犹如杨、蔡、莲……等人误会论意,妄将此语作为“阿赖耶识是识蕴所摄”之引证根据也。否则所说必将贻笑方家,即名文字障、无明障所障者,非是有智之人也。
由上教证与理证所述,识蕴说有六识者,或识蕴说有七识者,皆是依于随机门而说,或是依实义门而作之方便说,是故虽有如是异说,并无定说;唯有在实义门中之实义说时,方有定说也。故《瑜伽论记》卷第七云:【识蕴谓心、意、识。此有两解,一云:即六识体,有集起义,名心;有思量、筹虑义,名意;了别,名识。一云:赖耶名心,末那称意,六识名识。】卷十四又云:【若取意处,即摄七心界及识蕴。】
语译如下:【识蕴是说心、意、识。这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依二乘随机门而解释说:单就六识本体而说,因为六识有集起的意义,所以名为心;六识也有思量筹虑的意义,所以名为意;六识有了别六尘的意义,所以名为识。另一种大乘实义门的说法是:阿赖耶识名为心,末那识名为意,前六识名为识。】在卷十四里面又说:【如果取其意处所摄的道理,那就是说,识蕴是含摄十八界法中的七心界的,也含摄五蕴中的识蕴全部。】这就是说,在二乘法中的识蕴一法中所说的心、意、识,都是说前六识;也说前六识能造作种种集藏一切善恶业种子、无漏有为法种子的业行。而在大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则是说第八识、第七识及识蕴六识。所以在三乘法中,其实同样都是说“识蕴为六识心”。
又如圣 无著菩萨于《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第一云:【识蕴何相?了别相是识相。谓由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识即是了别故,以识蕴六识皆能于六尘中各自了别相应之六尘法故,名之为识;六识和合运作似如一心,其实仍是由眼等六识和合而成,故名识“蕴”。是故仍应以眼等六识作为识蕴,谓所能了别者为六尘故,则知是指六识也。
圣 无著菩萨又云:【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何等为意?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何等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仍是依蕴、处、界之方便施设,而说识蕴即是一至七识,而意根则仍摄在六识中,说为无间灭之六识心,是故识蕴者仍是指一至六识。
若依实义说,则说了别六尘故名为识,是故识蕴以六识聚为一蕴;此有五义故作是说:一者、末那不能了别五尘故,于法尘中之了别慧亦极度低劣故,不宜归在识蕴中;二者、此意根末那识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闷绝、眠熟……等位中,不似六识之不能遍行于此诸位中;而识蕴六识于眠熟、闷绝……等位常常间断而不能常时行于三性之中,二者体性迥异,故意根不应混同为识蕴;三者、意根自无始劫以来常恒不间不断,非如识蕴等六识之夜夜有间有断,其体性大异也,故不应摄在识蕴中;四者、意根是识蕴六识之俱有依,识蕴等六识皆不得离于意根而现起、而运行,然意根却可离于识蕴六识而单独存在,故不应摄在识蕴中;识蕴六识不得离于意根而独存,但六识灭时意根却可离于识蕴六识而独存,体性迥然大异,故意根不可视同识蕴也;五者、第七识意根是有覆而无记性(心体无善恶性),识蕴六识心则是有覆而且是有记性(心体有善恶性),其性迥异,不应混杂为同一识蕴。由是五故,不得将第七识末那归类于识蕴中也。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正觉,电子报,21期,识蕴,真义,连载,十二,.......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