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90期>

救护佛子向正道(26)----游宗明老师(2)

[第090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13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释印顺讲经说法最大的错误,是以密宗的六识论来解释佛经,结果第八识真心与前七识妄心分不清楚;真心即真如—第八识如来藏,妄心即七转识(六识和意根),六识论的意识就是妄心,只是名色的名之中的一个识。由于六识论者否定第七识、第八识,所以六识论者会把意识妄心(一念不生、无念、离念)在不取分别时当作真如,也就是把第六识的种种变相当作第八识。如印顺在《宝积经讲记》引用《大宝积经》卷112 的圣教开示云:
如是迦叶!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在,则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无性。若无性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无灭。若无灭者,则无所离。若无所离者,则无来无去,无退无生。若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则无行业。若无行业,则是无为。14
注14 印顺著,《宝积经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2.2 修订一版,页187。但是释印顺却漏了一句经文,我们看原《大宝积经》卷112 的经文是:“如是迦叶!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则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在则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无性,若无性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无灭,若无灭者则无所离,若无所离者则无来、无去、无退、无生,若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则无行业,若无行业则是无为,若无为者则是一切诸圣根本。”(CBETA, T11, no. 310, p. 635, c1-8)
八识中有哪一个心相是“非过去、未来、现在”?是“无生、无灭”?是“无为”?当然唯有真如心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第八识才是一切诸圣的根本,意识永远都是住于三世法中,不曾离开过三世诸法。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八不”,即是讲真如无来无去、非有非无之中道妙义。上开经文说“若无性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无灭。”显然这里的“无性、无生”是指空性—真如─真实而如如(第八识本具的无三界性、不生灭性等法性),祂没有三界法的无常性、流转性,因为祂是真、是如,而非同意识等七转识虚妄识性之生灭无常而常流转于三界生死中。印顺说:“如非有非无,就不落意识,不落言诠了。”不落意识,落到哪里去了?既然只有六个识,难道是落入断灭空?所以六识论者所说的非有非无,毕竟还是落入意识,不可能不落入意识中;印顺若辩解说意识之外还有细意识,但细意识也是意识。意识是因缘所生之法,因此意识有生有灭而说意识有时“有”,有时“无”;意识不可能无生无灭,难道印顺出生后直到死前的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印顺的意识可以不在三界六尘境界中了别吗?既然不能,就是有三界性了,所以意识不是“非有非无、无生、无性者”。《大宝积经》这一段经文是在描述真如的无性,所以“无性”不是在讲意识,更非在讲依五蕴而有的缘起法;可是印顺料准了大家不会直接去比对经文,他移花接木的功夫也很厉害,可以把真如无性解释成六识论的缘起法无性,如此李代桃僵让人找不到佛法的真实义。
释印顺解释说:
“若”心是毕竟“不可得”,那就“非过去”法,非“现在”法,非“未来”法。“若非过去未来现在”,那就“出三世”;……“若出三世”,不落时间相,那就“非有非无”;……“非有非无”的,“即是不起”;……“若不起,即是无性”,……“若无性,即是无生”;……“若无生”性,也“即是无灭”;……“若无灭”,那就“无所离”;……“若无所离”,就“无来无去,无退无生”;……“无来无去,无退无生”,就“无行业”;……“若无行业”,那就“是无为”15(注1)
然后把缘起法称为无性而说:“他们从缘起的无常,离人我见,虽证入空性,见缘起不起的寂灭,然不能深见缘起法无性,所以还不能算是圆满见缘起正法。”16
注15 同前注,页188-190。
注16 印顺主讲,演培记录,《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2.1修订一版,页8。
在六尘中想要找到真如心,毕竟不可得,但是印顺竟拿来套在意识心上而说意识心不可得;意识心只要一大早出现了,就已经在六尘万法中了别,不论有无语言文字都是了别不停的,怎能说意识心不可得?既在六尘中不断了别,意识当然有三世,也因此才会懂得三世诸法的义理,不能说意识心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由此确定意识心有三世,否则印顺自己说过去心、现在识、未来意的“心意识”三世意识的道理,岂非又是自己掌嘴了?无性之义,释印顺依照经文说“无性即性”、“无性为自性”,但他紧接著又说“如在无性外别求自性,无性与自性相对立,那就失去了如来说法的善巧方便,有言无义。”17 无性既然是自性,自性怎么又会跟自性相对立?实在读不懂,因为他的逻辑是不通的。而那些自以为读懂《妙云集》的出家、在家高人,是怎样读懂的?到底懂得印顺说的什么佛法?实在不懂。但佛法是真实法,所谓真实法即是可以实证之法,不是想象的法,绝对不是你不懂、他不懂、我也不懂,这样叫作佛法。蕴处界诸法皆无自性,有自性的就唯有第八识如来藏,为什么如来藏有自性?因为如来藏能出生一切万法,故称为有自性,因此六祖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如来藏有能生万法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故称为真如。这是能生名色等万法的自性,不是自性见外道说的觉知心了别诸法的自性;印顺一派往往把这种出生万法的自性,比拟于自性见外道的自性,连这种简单的道理都分不清楚,当然更不清楚意识与意根差别,连玄奘菩萨说的“愚者难分识与根”的愚人都当不上。
注17 印顺著,《宝积经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2.2 修订一版,页188。
释印顺从“非有非无”推论到“即是不起”,于是下结论说:“若不起,即是无性”,无性是没有自性。如有自性,就有现起的可能;既毕竟不起,可见是极无自性了。18
18 同前注,页189。
在这里,释印顺对“无性”的解释,竟然变成“无性是没有自性”,如此看来“无性”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是经文所讲的“无三界性”?还是讲“没有出生万法的自性”?印顺终其一生,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所以说法才会互相矛盾,到死都没有改正;释印顺是不想改正、不愿改正或无力改正?不得而知。这也使我们警惕到:佛法若无真正善知识出来教导,想要通达真的极为困难。“非有非无”是在讲如来藏—真如—离于有与无两边之中道,而不是在讲牛有角、兔无角的道理。“无性”在上述经文中是说无三界性,但经典上有时是说为“无自性”,我们可以从三性三无性来体会:
一、相无自性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有颠倒见,因此处处计著,执为实有,而这些相都无自体故无自性。
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自性性。是对“遍计所执性”而说,教我们不要执著三界一切法真有、实有的错误观念。“相无自性性”是说明一切现象本是虚妄,都是众生颠倒见而普遍计著以为真实,这样错误颠倒计著而假名安立的法相,其实本无自性可说,故名为“相无自性性”。
二、生无自性性:谓一切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自性性。这是对“依他起性”而说,一切法皆是缘聚、缘散。说“生”只是因缘具足而法生,说“灭”只是因缘分散而法灭,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并无自然生的法性。若执“万法是自然生,而非依他缘生,”此是外道所说,非圣教说。
三、胜义无自性性:“胜义”就是真实义,也是佛法所说的第一义谛,菩萨亲证此第一义心,因而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智慧;这乃是函盖真谛、俗谛的真实内涵,因此谓之“胜义”。第一义是本来具足能生万法的自性,纯净纯善的性德。佛说胜义无自性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菩萨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以后,远离外道异生的遍计妄执之性,现观第八识如来藏本来自在本自具足,因此而得生起般若智慧、解脱智慧。然从第八识如来藏的立场来看,也没有胜义可说,因为如来藏本来如是具足圆满成就诸法的体性故,真如是法无我性所显故,乃是无所得,因此证悟菩萨转依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而远离对于自己所证之第八识之执著,亦远离凡夫对第八识心体执著之恒内执我,这样来行成佛之道。证悟菩萨透过现观这样的道理,故名胜义无自性性。又胜义无自性性是一切法无执所显真性,是世尊密意言说,为除众生于真如胜义起执故,此胜义即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
胜义无自性性即第一义自性之真实义,故无性不是无自性,千万不要错解。释印顺错解经义而说:“但有所得的大乘学者,不知无性是自性空寂。19”可惜的是释印顺其实是自己不知反而指说别人不知。释印顺是六识论“一切法空”的信徒,自己又把“无性”否认掉了而说:“不但有性的实体不可得,就是‘无性’的实有‘法’体,也不可得。这因为,‘一切法空’中,实有的有性与无性,这一切戏论,都是不可得的。”20
注19、印顺主讲,演培记录,《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2.1修订一版,页234。
注20 同上注,页235。
众生以不知道第一义谛真如之真实义而有无明,不是如释印顺所说的“不知缘起性空而有无明”。从胜义无性可以破众生之妄执,如把“无性”解释为“没有自性”,那就是所破的相无性、生无性之范围;然而说佛法,始终都不能离开第一义自性之真实义,否则就是言不及义。
“无性”是第一义自性之真实义,即是真如,印顺竟然把它解释为没有自性的缘起法,这就是释印顺最大的无明。有了这个无明,就会把缘起性空的“空相”解释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21”这是一个极严重的错解;如果是错会了的想法,应该要改正,修正其错误才不会有过失。但印顺不但没有修正,还讲一些歪理企图圆成自己的邪见,他在《般若经讲记》中说:本经所说的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六不、三对,即是对我们一切法的种种认识,予以否定,使我们从此否定悟入诸法的空性。这里所应注意的:为什么要举生灭、染净、增减,一对一对的法加以否定呢?这就是说明我们的言语思想,都是有限的、相对法,世间的一切存在也没有不是相对的。即使说绝对的,绝对又是对相对而说的,称为绝对,也还是不离相对。一切法没有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即是缘起幻相,不能显示即一切又超一切的空性。佛把这些相对的都否定了,从此否定的方式中显示绝对的空性。
注21 印顺主讲,演培?续明记录,《般若经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2.3 修订一版,页187。
“六不”是在讲第八识真如之空性,而不是空相有此六不。诸法都是空相,没有中道性与真如法性可言,不可以说“诸法的空性”;诸法都是因缘所生之法,有生必有灭,所以是空相;真如空无形色而有其自性,才有能生万法之空性,真如才有六不之中道。印顺为何要把空相解释为空性而说空相是六不?这就是释印顺的企图心,他要用缘起法的空相来取代真如之空性,如此,缘起性空就可以取代真如(第八识如来藏)而成为佛法核心。他认为没有绝对的空性,因此他说:“我们的言语思想,都是有限的、相对法,世间的一切存在也没有不是相对的。即使说绝对的,绝对又是对相对而说的,称为绝对,也还是不离相对。”但我们用印顺的相对法,可以推究到有“有为法”的相对必定有“无为法”,如此印顺就不能否认有“无为法”。无为法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之真实如如性,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把十八界的有为法全部灭尽了,剩下具无为性的真如心体(第八识)独存,此真如有没有相对法?这时的真如是没有相对法的。如果印顺说十八界灭尽而无真如心体
可以单独存在,那就是断灭空,断灭空不是涅槃。知道这个道理的话,释印顺怎么敢否认第八识?就是因为印顺不知道真如是第八识离于有无两边的中道法性,不知道涅槃是绝对待而非断灭空,所以有无明。
照印顺的说法,无明与真如就是相对法,可是当你开悟而破除无始无明的时候,相对的真如应该也消逝了啊!但是真如并没有消失;假如真如在破除无明时跟著消失了,那真如就不是“不生不灭”了。其实这个道理对中国人来讲并不困难,中国有太极图,其中的两仪就是阴阳相对,但无极图中就只能画一个圆圈而无阴阳,所以无极无相对。中国道家知道无极是绝对的,只是无法实证真正的无极而落入玄想中;真正的无极就是如来藏真如境界,法界中最深奥的法义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真如,由于对真如的无知而有无明,因此而有生死轮回,而二乘涅槃也是从真如法中方便分析出来利乐声闻人的;释印顺误以为是对缘起法的无知而有无明,目标就弄错了,这也是他否认第八识如来藏的悲哀,否认第八识就会永远无明下去,而无法无明尽,就无法了解真如心境界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注1、释印顺著《宝积经讲记》页187-190: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救护,正道,----,游宗,老师,论释,印顺,之真,如与,无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