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佛法基础>奉持众戒>

受持五戒的好处(2)

[奉持众戒]  发表时间: 2015-09-14 21:0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可是受戒以后,到底它有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呢? 佛接着开示说:
(二)受五戒后现世可得利益
【“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
——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
语译【: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
受戒后现世可得利益。 佛说有五个善法围绕着五戒,能让善法常得增长,而且犹如恒河水一样恒流不断:第一、有慈心,第二、有悲心,第三、有喜心,第四、有忍心,第五、有信心。怎么说有慈心呢?持不杀戒,就是给众生安乐,就是慈心;不窃盗众生的财物,就是悲心;众生在世间会有痛苦,就是因为财物遗失。这两天电视新闻报导:有个妇人,葡萄园被水冲走了,痛苦的在地上打滚痛哭。也有人被窃盗了几十万,一样趴在地上痛哭;如果人人都有悲心而不窃盗,就是有悲心的人;又如有人准备下手窃盗时,有人把他遮止,那就是有悲心的人。第三、有喜心,以欢喜心来看待:当我们看见众生眷属都不被侵害,我们就有欢喜心,这就是不邪淫戒能善护众生的眷属。第四是忍:能安忍己心而住于不妄语中。讲话随便讲或欺瞒众生已经习惯了的人,你叫他不打诳语是很困难的,他已经习惯性的变成自然会打妄语了;他觉得夸大一件事情是没什么的,因为不伤害人,所以每一件事情到他嘴里都被夸大了。譬如对人家做一件好事,他会特别夸大;这种人,在电视新闻上常常可以看见,太多了!你教他不要妄语是很困难的,他已经成为习惯了。如果有一天,大大小小的事,他讲出来时都不妄语,都是如实说,那你就说他已经有了忍法:能安忍于如实语。妄语确实不容易忍,必须要费很大的功夫长久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生忍的。且不说妄语,单说一个简单的、很小的绮语好了:比如乡下有些人,开口就先三字经骂人,但他不是恶意的;如果那三个字没有先出口,他就讲不出话来,后来人家说:“你这习惯不好,要改掉。”所以两三个好朋友就约定:“我们从今天开始改,不讲那三个鄙俗字了。如果谁讲了那三个字,讲一次就罚五百块。”接下来是连续好几周都不会讲话了:不许他先讲出那三个字,讲话就结结巴巴的了!这就是习惯性,很难改。犹如习惯于讲文言文的人,他开口就是“夫善法者”,他先要讲一个“夫”,那个“夫”字没有先讲出来就不太会讲话了。又如有人开口讲话前先要“阿”长声,然后才能讲一样,所以单是改掉三字经,就改好久,也被罚了好几千块钱,痛苦了好几周才算改过来。单是一个小小的绮语就这么难改了,何况平常就随意妄语的人,你要他改,真的很难。如果有一天他改掉了,就表示他已经成功不绮语、不妄语的忍法了。所以说,如果能真实的不妄语,“忍”这个善法就围绕着他了。
能遵循 佛所说的不饮酒戒,当然不饮酒戒也有重、轻差别,重就是开酒厂酿酒,开酒坊、酒廊、酒店卖酒,都是重罪;轻罪是自己每天要喝一大杯,贪着酒味,这就是轻垢罪。如果喝得烂醉,就是犯重戒,所以其中也有轻重差别。如果能真的不饮酒,一定不会烂醉如泥,就不会因为饮酒而犯了其余四个重戒;这表示你对 佛所说的话都有具足信心,连无关佛法的遮戒都能具足信心而受持,表示你对三宝已具足了信心,所以就有“信”这个善法围绕着你,你就有慈悲喜忍信五法围绕着。
【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
如果有人能破除极为严重的邪见,对三宝、对五戒的因果都没有怀疑。疑网,是说主要的疑以外,又另外引生许许多多的疑,好像一张网子一样缠绕着。假使心中都无疑网了,就是大疑小疑都消失了,他就具备正念了;有了如理作意的思维,就是正念。有了正念就会如理作意,他对戒法的庄严也一定是清净的,对于戒的原理也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也有根本清净,也可以离开恶觉观了。杀戒没有持好的人,就会产生不好的觉观;譬如他去爬山,路途中也许看见了一只野生动物,就会想像说:“这只野生动物,如果杀了、烤了以后味道一定很鲜美!一定很香。”恶觉观已经出来了!凡是喜欢吃众生肉的人,当他见到众生时,最先想到的是杀了、煮了、烤了以后会变成什么味道?这不就是恶觉观吗?同样的,杀戒如此,不淫、妄、盗、饮酒等戒都是一样的。如果能依正念而持好五戒,当然可以离开恶觉观。如果有人能远离杀盗淫妄酒等五件事,他就叫作受戒了,就能因此远离一切身、口、意行的恶业。
【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
佛说:“如果有人这么说:‘离五戒之后照样可以度过生死大海。’这样的说法没有一点正确的地方。善男子!如果有人想要度过生死大海,他就应该以至诚心来受持五戒。这五戒中的前四戒,会在后世成为无作戒。”酒戒不会成为无作戒,因为它是遮戒;不杀盗淫妄等四个戒会成为无作戒,因为它们是性戒。所谓无作戒,是说后世不必特地生起不犯的作意而起心勒戒自己,自然不会违犯这四戒,有这四个戒法的作用继续存在,就称为无作戒。这就是说:这一世受了不杀盗淫妄四戒以后都不违犯,使自己的心态变清净了!转变清净了以后就变成习惯了!习惯了以后,下辈子就自然不会违犯不杀盗淫妄四个戒律。所以有人生来就是手软,不会杀害众生。有人生来严守礼法而不犯邪淫戒,绝不会去勾搭人家的眷属;若有人主动勾搭,他反而拔腿就跑;他这一世又没有受戒,自然就会这样,这就是无作戒;是由上一世受五戒而守持不犯,使他这一世自然会这样持戒,这就称为无作戒。换句话说,这一世虽然没有受戒,照样不犯四种恶行;不犯恶破戒即是成就善法戒,所以说前世的善法戒会在未来世成就无作戒。虽然不犯邪淫罪,有了无作戒,但是会随俗去讨老婆、嫁丈夫,因为“唯爱难断故不得成”。戒只是遮止不犯,但是合乎世间礼法的事情还是会去做;所以窈窕淑女,当然就会君子好逑,“以是因缘淫欲缠绵”,难证解脱与实相,不得般若智慧;所以应当至诚心来受持戒法,还要谨慎的不要放逸自己的心。
【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
“如果有人这么说:‘还有很多种非常严重的不正当事情,是应该都要制止的;是什么缘故过去诸佛乃至现在佛不制止,却反而要制止喝酒、卖酒小事呢?’”喝酒又不伤害他人,卖酒也不伤害他人,可是有许多会伤害众生的事情,为何诸佛都不制止,反而去制止卖酒、饮酒呢? 佛开示说:“善男子啊!因为饮酒的关系,会坏掉一个人的惭愧心。”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好好的人,你平常教他说:“你把上衣脱掉,打赤膊吧!”他打死也不敢做。可是当他喝到大醉时,不但主动把上衣脱掉,连长裤内裤都脱光了在路上跑,警察来了他还发酒疯,这正是惭愧心坏。电视新闻上不是也常常报导出来了吗?可是平常时要他在大庭广众脱掉上衣,他是打死也不从的,却因为酒的缘故而没有惭愧心了。爱饮酒的人,也会对三恶道不生怖畏;当他喝了酒,俗话说喝酒壮胆;酒喝到半醉时,恶向胆边生,所有恶事都敢做了!这时你对他说:“你做这个事情会堕落三恶道的。”他根本不听,也不畏惧堕落三恶道;要等他酒退了以后才会恐惧。“由于酒的缘故就无法受持不杀等四重戒,所以过去诸佛因为这个缘故而制止弟子们饮酒。”
如果有人说:“如来既然已经说了很多喝酒的过失,为什么这个酒戒不放在五戒的最前面来说呢?为什么要摆在第五戒,而不是摆在第一戒呢?”但是 佛说:“他的说法不对,因为酒戒是遮重而不是性重、罪重。因为是遮止的戒,而不是心性上应该制止的重戒,所以要放在性重后面;如来都是先制定性重的戒,后面才制定遮重的酒戒。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
又譬如持菩萨戒的人,要于六斋日持八戒斋,所以如来说白月、黑月中各有三斋应该受持”,也就是白月、黑月中的第八天和最后两天都要受持八戒斋,“这也是方便随着外道的说法来讲的,无关性重;因为外道们常以六斋日来供养诸天,既然世间有这样的法,如来就随顺外道法而施设三斋。”虽然施设白月、黑月各有三斋,一个月中总共有六个斋日,但佛法中却不依外道所说的礼拜上下等六个方位的观念来施设六斋,而是以六度及八种戒法来施设六斋。“就好像一个蚊帐,因为有帐窗和帐勒的关系,才不会散落到床面上来,才能成就蚊帐的作用。”蚊帐收起来时不是有一个挂起来的地方吗?那个挂起来的地方就叫做帐勒,从帐勒绑住房顶,蚊帐就不会掉下来了;但这样还是不好用,要再于帐顶弄个框框,好像平放的窗框一样,从蚊帐里面的上方撑开,蚊帐才能方便使用,那个框框就叫做帐窗,蚊帐就因为帐勒与帐窗,所以不会掉落,也不会碍手碍脚的。“每一个白月和黑月都各设有三斋,也是同样的道理,常常提醒佛弟子记得自己是受持戒法的人;如果有众生发心受持八关戒斋于六斋日,就不会堕落于三恶道中。”
本文标签:福德(228)五戒(138) 本文关键字:五戒,福德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