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三乘菩提>

定性声闻缘觉人不考虑佛法的永续流传

[三乘菩提]  发表时间: 2018-07-28 21:3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如果我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我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自身是不是具有修四加行的一些前提。
 
首先,要修四加行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具足种性,也就是要能够具足菩萨的种性。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是相对于声闻种性或者缘觉种性来说的,声闻种性跟缘觉种性,它与菩萨种性有很大差别的;因为菩萨种性就是,能够为正法的流传,还有整体的佛教将来的永续流传,能够考虑;可是声闻种性或者是缘觉种性,他们是修解脱道,不是修佛菩提道,所以说修解脱道而不修佛菩提道的这些声闻、缘觉人,他们是以自己的解脱当作首要的目标,而不考虑佛法的永续流传。
 
因为,如果说声闻跟缘觉他们要考虑到佛法的永续流传,这样就会妨碍他们获得解脱、最后入无余涅槃的实证。因为要实证无余涅槃,获得究竟的解脱,那是要把世间一切都舍弃的,而且是连正法也要舍弃;因为如果不舍弃一切法,对于三界里面的种种事相乃至正法的弘传还有所忧心、有所挂虑的话,这样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的;因为,如果说心中还系念著正法是不是可以永续流传,众生是不是能够获得正教,这样子他心中就所罣碍。
 
所以说修声闻、缘觉的人,他如果说具有声闻的种性、缘觉的种性,他是不会考虑到众生的需要;众生如果说具有邪见而不能入无余涅槃,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他会说“他不懂得什么叫作苦”,他只是这样子怜悯他,随缘教导;可是声闻、缘觉人如果一生尽了,他就认为他的缘已经尽了,他跟众生的缘也已经尽了,这样的话,他就要舍弃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说,佛法的流传,正法是不是可以利益一切众生,那就不是声闻、缘觉人他们这种种性的人要去考虑的。
 
如果说具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的人,他要修大乘的四加行,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心中没有办法在大乘法中,跟菩萨要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这样子的一个法完全相应的。也就是说,如来藏这个法祂是世出世间,可是声闻、缘觉人他们所要实证的只是出世间。所以说,因为如来藏第八识是世出世间的胜妙法,所以说如果心中只有出世间而没有含摄世出世间的话,这样子的话,就不能完全相应。
 
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就是,能够对一切众生能够慈悯,能够对于众生的法身慧命能够产生悲悯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菩萨,他看到佛教界里面很多的众生被错误的知见所误导了,这个菩萨一定会奋发起来,以他所知道的正知正见来破斥邪说,来救护众生,让众生能够回归正法,能够在正法的熏陶之下,能够迈向解脱;乃至因为他这样子的慈悯心,可以让更多的众生能够成为菩萨,然后让菩萨的僧团能够兴盛,来利益更多的人。他的想法一定是这样子。而且,这个菩萨还会因为菩萨僧团的永续流传,而在菩萨的僧团中长久地修行,永不离开。这样子才是具有菩萨种性,因为这样子才能够显示出菩萨的悲心;而且也因为他能够为整体来考量,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显示出他的解脱果德。这样子能够慈悯众生,又有解脱的果德,这样才是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具有这样的菩萨种性的菩萨,才有可能在修四加行的时候,能够最后具足四加行的观行;然后最后因为参禅的关系,能够实证第八识,实证永恒不灭的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初果,也就是在菩萨五十二位阶里面就是第七住的明心见道。
 
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先培养自己的菩萨种性,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心胸宽大、慈悯众生的胸怀,这样的话就是修四加行首先的第一个前提。
 
如果学人能够检查自己说“我是有这样的胸怀,我不会只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来修学佛法”,那么这位学人就可以仔细去选择真正的善知识,跟真正的大乘了义正法的道场,去亲近真善知识,这个时候他就应该要去归依三宝。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呢?因为如果要修四加行的话,事实上还要有广大的资粮。也就是说,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要修四加行,当他有了菩萨的种性的时候,他还要有广大的资粮;如果没有广大的资粮,菩萨是没有办法在世间里面来实证世出世间法的,那当然没有办法有那个福德来实证第八识,能够有那个福德来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要修四加行,除了具足菩萨的种性之外,还要广大的福德。
 
修集广大的福德,首先就是要先归依三宝。因为归依了三宝之后,能够让自己信受佛陀,能够以佛陀作为身教的一个学习榜样;还要以佛法作为行为的准则,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佛法的一些基本的律仪;另外还要有归依僧宝的这样的信心,也就是说对于大乘的菩萨僧要能够具足信心,能够归依于大乘的三宝。
 
------《三乘菩提概说》  <第31集 修四加行之前提>  正礼老师
本文标签:缘觉(16)福德(228)观行(51)第八识(96)归依三宝(28)菩萨种性(40)声闻(14)初果(30)四加行(32)胸怀(2) 本文关键字:声闻,缘觉,菩萨种性,胸怀,归依三宝,福德,观行,四加行,初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