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89期>

正觉电子报第89期 童女迦叶考(连载六)——平实导师

[第089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1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考证童女一名之意义——
第九章 鸠摩罗应意译为“童女”
佛教《本生经》的内容,当然可以确定是佛陀亲说的,因为不但是经典中常有佛陀往世本生事迹记载,于第一次结集的声闻解脱道四阿含中,以及同属第一次结集的律部经典、杂藏之中,也同样有佛陀往世事迹的记载,当然确属可信的。但这些都是第一次结集所成的声闻法经、律、杂藏中的记录,具有极高的可信度;而南传佛法所承继的声闻部派佛教方才出现的小部《本生经》中,穿插著某些弟子专有的本生谈,不是附属于佛陀连带关系下的圣弟子本生谈,其可信度确实应该打折扣。
一般而言,佛学学术研究的公论是:佛陀的本生故事,到了后来声闻部派佛教时代才得到各部派共同的支持与宣扬。其主要原因不外是由于去佛日遥,佛弟子们对佛陀的怀念愈强烈,因此本生谈越传越多,渐渐的为了配合日渐衰微的南传解脱道的弘扬,不得不创造了一些本生谭,将佛世有名的菩萨变造为声闻人。但因为某些菩萨的身分特殊,是依菩萨戒为正解脱戒而不乐兼受声闻戒,所以在佛世就已示现在家相而出家,并不披剃而不现声闻僧相,即难以引用于弘传声闻法的事相上,当然必须加以变造。然而变造之时当然必须编造本生谭来说服信众,由此缘故,本文主人翁“鸠摩罗迦叶”,就由童女、菩萨的本质,被改变为童子、声闻比丘,然后编造成童女母亲出家而出生童子迦叶的故事,来说明《弊宿经》中的“童女迦叶”所说的“童女”其实只是姓氏而非性别身分的表征。这个被编造出来的故事虽然生动而伟大,却是与史实不符的假故事,也是内容自相矛盾的谬说。所以南传佛法的小部《本生经》内容,并非全然正确无讹的,当然不许引作考证上最正确的依据。
关于鸠摩罗之意义,究竟应译为童子或童女?应有明确的经文证据来作最后的判定。若有了经文中最后的判定依据,则南传小部《本生经》中这个部分的疑讹,即可宣告澄清;此后,关于鸠摩罗迦叶是否为童女的诤议,即可永远不必再论了。今就此一主题,提出二个部分来说明;在这二个部分的经文义理都研究明白以后,即可确定鸠摩罗二字的意义确为“童女”。这二个部分,其一为考究“舍那”的意义,其二为考究“鸠摩罗”的意义。
一、舍那的考究:舍那,亦译为商那;义为胎衣、自然衣,或译为草衣,皆属依义实译者。
据《佛祖统纪》卷 5: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王舍城长者子也。过去世为商主,路见辟支佛身婴重病,即为求药治疗;见其衣极弊恶,奉妙毡衣。辟支佛(不受施)言:“此商那衣(或翻草衣。西域有九枝秀草,若罗汉生,则此草生于净地之上也),以此出家成道,故当著此而入灭也。”即飞空作十八变,便取涅槃。商主悲哀,积诸香木闍维舍利,起塔供养:“愿我来世功德威仪及以衣服,如今无异。”由斯愿力,于五百世身中阴,恒服此商那衣。最后身衣从胎俱出,随身增长;出家变为法服,具戒变为九条,因名商那和修。1
注1《大正藏》册49,《佛祖统纪》卷5,页171,中10-20。;
《付法藏因缘传》卷 2:
商主悲哀啼哭哽咽,积诸香木而用闍毘,收集舍利起塔供养,因发誓曰:“愿我来世值遇圣师,复过于是;使我所有诸功德聚,威仪法式及以衣服,如今此圣等无有异。”由斯愿力甚大雄猛,处于母胎著商那衣,乃至与身俱共增长。出家受戒得道涅槃,是商那衣未尝离体,因即号曰商那和修。2
注2、《大正藏》册50,《付法藏因缘传》卷2,页303,下8-15。
又《阿育王传》卷 4:
迦叶自念:“如来是我大善知识,当报佛恩。报佛恩者,所谓佛所欲作、我已作讫:以法饶益同梵行者,为诸众生作大利益,示未来众生作大悲想,欲使大法流布不绝;为无惭愧者作摈羯磨,为惭愧者作安乐行。如是报恩皆悉已竟。”重作思惟:“我极年迈,身为老坏;臭烂之身,甚可厌恶。”涅槃时到,尊者迦叶以法付嘱阿难而作是言:“长老阿难!佛以法藏付嘱于我,我今欲入涅槃,以法付汝,汝善守护。”阿难合掌答尊者言:“唯然受教。”时王舍城有一长者生一男儿,合衣而出,衣名商那,即名此儿为商那和修;以渐长大,将入大海。迦叶语阿难言:“商那和修发意入海,得宝来还,欲作般遮于瑟。若作会已,汝度令出家,以法付嘱。”3
注3、《大正藏》册50,《阿育王传》卷4,页114,中1-15。
又《阿育王传》卷 4:
阿难语言:“汝已作财施,今可作法施。”问言:“尊者欲使我作何等法施?”尊者答言:“于佛法中出家,是名法施。”商那和修答言:“尔。”阿难即度令使出家,为受具足,乃至为作白四羯摩(应服法衣等);商那和修言:“我本生时著商那衣,我今尽形受持此衣。”4
注4、《大正藏》册50,《阿育王传》卷4,页115,中12-18。
又《景德传灯录》卷 1:
第三祖商那和修者(正宗记云:梵语商诺迦,此云自然服,以生时身自有衣也。洪觉范〈志林〉云:谓僧伽梨衣,与云岩同也。而传灯曰: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未详),摩突罗国人也,亦名舍那婆斯,姓毘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梵云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罗汉圣人降生,则此草生于净洁之地。和修生时,瑞草斯应。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此林地名优留茶,吾灭度后一百年,有比丘商那和修,于此地转妙法轮。”后百岁果诞。和修出家证道,受庆喜尊者法眼。5
注5、《大正藏》册51,《景德传灯录》卷1,页206,下25-页207,上5。
舍那衣,多译为商那衣,本属同一法,但音译差异尔。如是已明“舍那、商那”之意,谓“舍那”即是随胎而生之自然衣,故又名为胎中衣(非是医学上所言之胎胞薄膜—胎衣),谓有特别因缘之人,出生之时不使闲杂人等得见其私处也。已明舍那之意义,则下一部分之经文可解,自知鸠摩罗之真实义也!
二、鸠摩罗的考究:鸠摩罗应译为童女。据《佛所行赞》卷 1〈处宫品〉:
父王见聪达,深虑踰世表;广访名豪族,风教礼义门,容姿端正女,名耶输陀罗,应嫂太子妃,诱导留其心。太子志高远,德盛貌清明,犹梵天长子。舍那鸠摩罗,贤妃美容貌,窈窕淑妙姿,瓌艳若天后;同处日夜欢,为立清净宫,宏丽极庄严。6
注6、《大正藏》册04,《佛所行赞》卷1,〈处宫品〉,页4,中22-下1。
语译如下:
净饭父王看见悉达多太子非常聪明、智慧通达,但是唯恐太子出家而深思及忧虑,远超过世间父母的思虑;因此就广泛的寻访名门豪族之中,有著好门风、好家教并且是懂得礼仪而具有忠义心性的人家,探求他们家中有没有极具容貌姿色而长得端庄的待嫁女儿,后来找到一位这样的女子,名为耶输陀罗。
她应该嫁给悉达多太子而成为太子妃,净饭王就向她的家人诱导,使他们留心这件事而不要随意嫁了女儿。太子的志向很高大深远而不在世法上面用心,道德殊特强盛而外貌生来就很清晰明朗(轮廓分明),看起来就好像是大梵天的长子一般。生来就有自然衣(舍那)遮蔽身体的童女(鸠摩罗),成为贤惠的太子妃而具有很美的容貌,身体苗条而且具有淑女气质的美妙威仪,看起来如同玫瑰一般的艳丽,简直就像天后一般;她与太子同在一起而每天从早到晚都享受著欢乐的时光,父王为了要让太子忘记出家修行的事,便为他们建造一座很清净的宫殿让他们居住,还把这个清净的宫殿建造得很宏伟,而且庄饰得非常庄严。
由以上经文的语译,已经证明鸠摩罗之意为未婚的童女而非童子;也说明悉达多太子的妃子耶输陀罗是生来就有天然衣的,她嫁给太子之前则是童女之身。若有人仍然主张应译为童子、儿童,那么在这首赞偈中的鸠摩罗,又应该如何翻译呢?难道要把耶输陀罗译为男性的童子吗?而且,生来就拥有自然衣的人,显然不是悉达多太子;因为悉达多太子是很分明的马阴藏相,不是被自然衣遮蔽著的。这位生来就有自然衣—胎胞之衣—遮蔽私处的女人,尚未出嫁而待字闺中,当然一定是童女—未经人事的清净女人—鸠摩罗;而且这个女人是嫁给悉达多太子当妃子,当然鸠摩罗只能翻译为童女,不许译为童子。
如是,鸠摩罗之意已明,即是童女之意而非童子也!当最古的《阿含经》传入汉地时,迦叶菩萨被诚实地特地翻译为童女迦得端庄的待嫁女儿,后来找到一位这样的女子,名为耶输陀罗。
她应该嫁给悉达多太子而成为太子妃,净饭王就向她的家人诱导,使他们留心这件事而不要随意嫁了女儿。太子的志向很高大深远而不在世法上面用心,道德殊特强盛而外貌生来就很清晰明朗(轮廓分明),看起来就好像是大梵天的长子一般。生来就有自然衣(舍那)遮蔽身体的童女(鸠摩罗),成为贤惠的太子妃而具有很美的容貌,身体苗条而且具有淑女气质的美妙威仪,看起来如同玫瑰一般的艳丽,简直就像天后一般,;她与太子同在一起而每天从早到晚都享受著欢乐的时光,父王为了要让太子忘记出家修行的事,便为他们建造一座很清净的宫殿让他们居住,还把这个清净的宫殿建造得很宏伟,而且庄饰得非常庄严。
由以上经文的语译,已经证明鸠摩罗之意为未婚的童女而非童子;也说明悉达多太子的妃子耶输陀罗是生来就有天然衣的,她嫁给太子之前则是童女之身。若有人仍然主张应译为童子、儿童,那么在这首赞偈中的鸠摩罗,又应该如何翻译呢?难道要把耶输陀罗译为男性的童子吗?而且,生来就拥有自然衣的人,显然不是悉达多太子;因为悉达多太子是很分明的马阴藏相,不是被自然衣遮蔽著的。这位生来就有自然衣—胎胞之衣—遮蔽私处的女人,尚未出嫁而待字闺中,当然一定是童女—未经人事的清净女人—鸠摩罗;而且这个女人是嫁给悉达多太子当妃子,当然鸠摩罗只能翻译为童女,不许译为童子。
如是,鸠摩罗之意已明,即是童女之意而非童子也!当最古的《阿含经》传入汉地时,迦叶菩萨被诚实地特地翻译为童女迦叶时,当然是指称她尚未出嫁而且已是出家人,并且是受持童贞菩萨戒的出家女人。当她出家之后在第一转法轮时期已经实证阿罗汉果了,在佛陀开始第二转法轮时,她又因为多劫以来勤行菩萨道而证得地上菩萨的果位以后,当然有资格率领大乘比丘游行人间弘化。这不但是平实所熟知的佛世弘化事相,也是在大小乘诸经中许多地方都可以寻得蛛丝马迹的,除非是不知道佛世弘化事相而一味迷信南传声闻佛法的新学菩萨。
已证阿罗汉果以后,初闻大乘佛法而证得地上果位的菩萨们,都不可能是初学佛法不久的人。佛世初学佛法而证得大乘贤位第七住般若根本智的阿罗汉们,也都不是修学佛法短短数劫的新学菩萨,而是已经修学大乘佛法很多劫的菩萨了!只是尚无福德及因缘证悟般若罢了!当他们悟入般若的因缘成熟了,感得佛陀降生人间而初转法轮时,当然都会先亲证阿罗汉果;但是佛陀绝对不会因为他们已证得解脱果而停止度化他们成佛的预定任务,于是第二转法轮帮助他们证悟实相、生起般若智慧,然后才会有这些人可以在娑婆世界继续住持成佛之道正法;而那些久已跟随佛陀实证大波罗蜜多的十地、等觉等大菩萨们7,又可以随同佛陀继续在娑婆世界的其他星球示现受生成道转法轮,广度有缘人。这才是佛陀度众的真相,这绝对不是那些小根小器的声闻凡夫们所能稍微丝毫了知的事。
注7、譬如 文殊、普贤、维摩诘、龙女、童女迦叶……等菩萨。
同样的,鸠摩罗迦叶—童女迦叶—多劫行道,勤求佛道,本非声闻人;但声闻人一心要将其摄入声闻罗汉数中,不乐见其为菩萨;今由以上证据,已经很清楚的证明这个事实了!但是声闻凡夫是很难接受这个真相的,而佛世的阿罗汉们却可以接受这个真相,因为他们不但已在佛座下悟入般若了,后来也因为佛陀的说明而知道各人往世久已修学佛道的真相了!因此,当他们某些人参与声闻人大迦叶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经时,不免会坚持说:“率领五百比丘游行人间的迦叶尊者是童女—鸠摩罗。”因为他们都领教过大菩萨童女迦叶的智慧了;虽然童女迦叶的智慧无法与童子文殊师利相提并论,但却不是此世初悟般若仍在三贤位中的阿罗汉们所能臆想猜测的,即使后来入地了,一样是无法揣测童女迦叶智慧的,所以童女迦叶是所有回小向大的阿罗汉们所尊敬的。主持结集四阿含的大迦叶,对于少数参与结集的已悟般若的阿罗汉们,他是无法狡辩这个事实的;因为他对某些参与四阿含结集的回心阿罗汉们的般若智慧,都已无法臆测思量的了,怎能提出反对意见?童女迦叶为什么不是后代声闻凡夫们口中的声闻人呢?
因为她已是久劫修行菩萨道了!并且那些想要把她拉入声闻僧中的人们,也不能不承认她是修习童子行的菩萨,并非声闻僧。若是声闻僧,是不应被称呼为童子行、童贞行的。
先说童女迦叶的久修菩萨行事迹,仍以他们所信受的小部经典印证之:
小部经典五─二四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正觉,电子报,89期,童女,迦叶,连载,平实,导师,考证,童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