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06期>

涅槃(连载9)----平实导师

[第106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5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五节 先知法住 后知涅槃
然而末法之世有许多人努力勤修声闻解脱道,结果竟然连初果的实证都只成为因中说果,后来都被证实只是大妄语的误会之说,全都无法实证解脱道;追究其误会解脱道之原
因,都是缘于假名善知识的误导,不是学人自身故意大妄语。继续追究末法时代善知识们误会声闻解脱道果证的原因,咎在不知四阿含诸经中 世尊说的“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真正义理。以此缘故,在此特地说明“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义理;一切想要观行四圣谛而证知苦灭圣谛的人,都应该懂得“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道理,然后才能实证苦灭之道圣谛。何以作如是说?正是为免解脱道中的学人“因外有恐怖”,以及避免“因内有恐怖”,是故应当“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然后才有可能实证声闻涅槃。与“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真正义理有关的经典二部,次第举述如下:
第一部是《杂阿含经》卷14:
【时,诸外道诣须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众聚集未曾讲堂,作如是论:‘我等先来为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悉断绝;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间悉共奉事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我此众中,谁有聪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学道,闻彼法已,来还宣说,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我此众还得恭敬、尊重、供养?’其中有言:‘唯有须深聪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昙法中出家学道,闻彼说法,悉能受持,来还宣说。’是故我等故来相请,仁者当行。”时,彼须深默然受请,诣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众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经行。尔时,须深诣众多比丘,而作是言:“诸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时,众多比丘将彼须深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须深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尔时,世尊知外
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时,诸比丘愿度。
须深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若复寂静解脱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作是说已,众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尔时,须深知众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众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须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我于正法中盗密出家,是故悔过。”
佛告须深:“云何于正法中盗密出家?”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而今断绝,悉共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盗密出家,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佛告须深:“今当说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盗贼,缚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盗,愿王处罪。’王言:‘将罪人去,反缚两手,恶声宣令,周遍国中,然后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缚两手,恶声宣唱,周遍城邑,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日中,王问:‘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复勅臣:‘复劖百矛。’至日晡时,复劖百矛,彼犹不死。”佛告须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宁有完处如手掌不?”须深白佛:“无也,世尊!”复问须深:“时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缘,受苦极苦剧不?”须深白佛:“极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难堪,况三百矛,当可堪忍?”佛告须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盗密出家,盗受持法,为人宣说,当受苦痛倍过于彼。”
佛说是法时,外道须深漏尽意解,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 】
注1《杂阿含经》卷14,《大正藏》册2,页96,下11-页98,上12。
语译如下:
【有一时,那些外道们前往须深的住所,然后这样子说:“我们今天大众聚集在未曾讲堂中,这样子讨论:‘我们大家以前被那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许多世间人所恭敬与奉事,供养我们衣被、饮食、卧具、汤药,如今全部断绝了;现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那些世间人全部都共同奉事出家人瞿昙(编案:世尊出家前的姓氏)和声闻大众。我们这些大众之中,谁有聪明与应变的智慧,堪能秘密前往沙门瞿昙的大众之中出家学道,听闻了他们的法以后,再来还归我们的未曾讲堂里同样宣说,教化那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们,使我们这里的大众依旧可以得到他们的恭敬、尊重、供养?’大众之中有人说:‘只有须深很聪明,也有应变的智慧,堪能秘密前往瞿昙的法中出家学道,听闻他们的说法,全部都能领受忆持,再回来为大众宣说。’由于这个缘故,我们特地前来相见邀请,请您找个时间出发吧。”当时,那位须深默然接受请求,然后前往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当时,众多比丘们出在房舍外没有遮荫的地方经行。这时候,须深前往面见众多比丘,便这样子说:“诸位尊者!我如今可以在你们的正法中出家而受具足戒,修习清净行吗?”当时,众多比丘们带领彼须深前往世尊的所在,向世尊稽首而顶礼于世尊足下,然后退下来站在侧面,向世尊禀白说:“世尊!如今这位外道须深请求在我们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学清净行。”这时,世尊已知外道须深心里所想的事情,便告诉诸比丘说:“你们应当度化那外道须深,使他得以在僧团中出家。”当时,诸比丘都愿意度化须深出家修清净行。
须深出家以来已经半个月了,有一位比丘告诉须深说:“须深啊!你应当知道,我们是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了。”当时,那位须深告诉诸比丘说:“尊者!是不是说,修学远离五欲及种种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生起诸漏而得心善解脱呢?”比丘答覆他说:“不是这样的,须深!”
须深又问:“是不是说,远离有觉有观的初禅,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不生起诸漏,心善解脱呢?”比丘答覆说:“不是这样的,须深!”
须深又问:“是不是说,尊者您已经远离第二禅的喜悦,以舍离二禅的心住在正念正智中,身心受乐而获得圣尊所说定境以及舍心,所以具足了第三禅,不生起种种有漏,获得心善解脱呢?”比丘答覆说:“不是这样的,须深!”又问:“是不是说,尊者您已经远离种种苦又息灭了禅定之乐,忧与喜已经先断除,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心之中,也清净了定念而且一心,具足第四禅而不生起诸漏,因此而得心善解脱呢?”比丘答覆说:“不是这样的,须深!”
须深又继续追问说:“或者是又因为寂静或解脱而具足生起色界、无色界定,亲身实证而且具足安住,不再生起种种有漏,获得心善解脱呢?”比丘答覆说:“不是这样的,须深!”须深接著追问:“为什么尊者的所说有所不同,而且前后相违呢?为什么不曾证得这些禅定而又记说您已经获得解脱、证得涅槃呢?”比丘答覆说:“因为我们是慧解脱啊。”
说了这样的话以后,众多比丘们就各自从座位上起身而离去。这个时候,须深知道众多比丘们已经离去了,就这样子思惟:“这些尊者们所说的并不相同,前说与后说互相违背,既然说并没有得到所有禅定的正受,竟然又公开记说解脱的境界已经自知而且自己作证。”作了这样的思惟以后,就前往佛陀的所在,向佛陀稽首并且顶礼足下以后,退住侧方一面,禀白佛陀说:“世尊!他们众多比丘在我的面前记说:‘我重新再出生的事情已经断尽,清净行已经建立,在修行上所应作的事情已经作完了,自己清楚知道未来不再接受后有了。’我随即请问那些尊者们:‘您已经得到远离欲界、远离欲恶的不善法的初禅,乃至于最后已经亲身作证,不再生起三界中的种种有漏,获得心善解脱了吗?’他们答覆我说:‘不是这样的,须深!’我随即请问说:‘诸位所说都不相同,前说与后说互相违背,竟然不证入禅定的正受,而又自己记说,对于解脱已经自己证知而且自己可以亲身证实?’他们答覆我说:‘我们是证得慧解脱。’这样子说明了以后,各自从座位上起身而去。我如今请问世尊:为什么他们所说各不相同,前说与后说互相违背,没有获得禅定的正受,竟然公开记说‘自己确实已经知道不再领受后有,而且说是已经亲身作证了’?”
佛陀告诉须深:“他们是先知道正法而安住下来,然后才知道涅槃。他们那些善男子独自住在一个清静的处所,专心精细地思惟,不放逸而安住,先离开了我见,又不再生起欲界漏、色界漏、有漏,所以获得心善解脱。”须深禀白佛陀说:“我如今不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不懂那些善男子们,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开了我见而且不再生起三界漏,心善解脱的事情。”佛陀告诉须深:“我不问你知或不知,你应该设法使自己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们都是独一住于清静处,专心精细地思惟,不放逸地安住下来,先离开了我见,然后心善解脱。”
须深就禀白佛陀说:“我很希望世尊为我说法,使我能够知道法住的智慧,可以看见法住的智慧。”佛陀告诉须深:“我如今问你,你可以随意答覆我。须深!你的意下如何呢?是不是因为有出生的缘故所以有老与死,不离出生所以有老死呢?”须深答覆说:“如是,世尊!”
“有出生的缘故而有老死,不离出生而有老死。就象是这样子,出生、后有、四取、贪爱、领受、触知、六个外所入之处、名色等五阴、识阴六个识、身口意行、对真相无知而愚痴黑暗,是不是因为有无明的缘故而有三行,不离无明而有三行呢?”须深禀白佛陀说:“就象是这样子,世尊!因为有无明的缘故而有身口意三行,不离无明而有三行。”
佛陀告诉须深:“所以,是不是没有出生的缘故就没有老死,是否不离生灭而能使老死灭呢?”须深禀白佛陀说:“就像您说的这样,世尊!没有出生的缘故就没有老与死,不能离开生灭而有老死灭。”
“就象是这样子,乃至于没有无明的缘故就没有身口意三行,不能离无明的消灭而使三行消灭呢?”须深禀白佛陀说:“就象是您说的这样,世尊!没有无明的缘故就没有身口意三行,不能离开无明的消灭而使这三行消灭。”佛陀便告诉须深说:“你假使这样了知、这样看见因缘法的话,就能远离欲界爱、远离种种恶不善法,乃至于最后亲身作证而具足于解脱境界中安住吗?”须深禀白佛陀说:“不是这样的,世尊!”佛陀就告诉须深说:“这就是我说的‘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们由于这个正理,独自一人在安静处所,专心精细地思惟,心中不放逸地安住,离开了我见,不再生起三界诸漏,所以心善解脱。”佛陀说完此经以后,尊者须深当时远离了六尘境界中的污垢,得到法眼净而证得初果了。
这时候,须深已经看见了法而证得了法,觉悟这个法而度过了疑惑,不需要再藉著别人来生起信心,也不需要再由别人来度他了,已经在正法里面心中获得无所畏惧了,于是向佛陀稽首,又顶礼佛陀足下,禀白佛陀说:“世尊!我如今忏悔过失,我是在正法中窃盗秘密而来出家的,由于这个缘故而忏悔过失。”佛陀告诉须深:“你是怎么样在我正法中窃盗秘密而来出家的?”须深禀白佛陀说:“世尊!有许多外道来到我住的地方,告诉我说:‘须深!你应当知道,我们以前广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以及其余的世人所恭敬供养,而今已经断绝,他们全都共同供养出家人瞿昙和声闻法中的大众。你如今秘密前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学他们的法义;获得他们的法以后,还归我们道场中宣说给我们知道,我们应当以从那里听闻得来的法义教化世间,使得国王等人对我们恭敬供养如同以前一样。’由于这个缘故,世尊!我是在您的正法、戒律中窃盗秘密而来出家的,今天忏悔过失,祈愿世尊听受我忏悔过失,由于哀愍我须深的缘故。”佛陀告诉须深:“我接受你的悔过,你应当具足地说:‘我以前愚痴、心地不善、没有智慧,于如来正法与戒律中窃盗秘密而来出家;今日忏悔过失,自己看见了罪恶、自己知道这是罪恶,令我于当来之世的律仪可以因此而成就,功德因此而增长,终究不会退失或减少。’为什么要这样具足说呢?凡是有人造作罪恶以后,亲自看见、自己知道以后而忏悔过失的话,于未来之世可以因为忏悔这个善法而使得戒律与威仪获得成就,于法上的功德也随著增长,终究不会退失或减少。”
佛陀告诉须深:“如今应当演说譬喻,若是有智慧的人,由于譬喻就可以得到领解。譬如国王设有预防犯罪的巡逻人,专门捉捕强盗贼人,系缚以后送到国王的处所,禀白说:‘大王!这个人是抢劫的强盗,愿大王处以罪刑。’国王说:‘带著那个罪人离去,反缚他的两手,以恶劣的声音向大众宣令,周遍于全国之中都能听到,然后把他带出城外刑罚罪人的地方,把他遍身四肢都刺上一百矛。’那个专门处理刑罚的人领受了国王的教令,就遣送那个罪人,反缚他的两手,以恶声宣唱他的恶事,周遍国内所有城市邑镇,把他带出城外,到了刑罚罪人的处所,遍满全身以及四肢,刺进了一百矛。到日正当中,国王又问:‘那个罪人还活著吗?’大臣禀白说:‘还活著。’国王又下令给大臣:‘再刺他一百矛。’等到下午的时候,国王又下令再刺上一百矛,那罪人依旧没有死亡。”佛陀告诉须深:“那个国王治罪时,下令刺了罪人三百矛,那个罪人身上难道还会有完整的地方犹如手掌大小吗?”须深禀白佛陀说:“不可能还有,世尊!”
佛陀又问须深说:“当时那个罪人,由于被刺三百矛的因缘,领受的痛苦是不是极为痛苦强烈呢?”须深禀白佛陀说:“非常地痛苦,世尊!即使只是刺在身上一矛,已经苦痛难堪了,何况是三百矛,怎么可能忍受得住呢?”佛陀告诉须深说:“这种痛苦还算是可以忍受的,假使是于正法、戒律中窃盗秘密而出家,窃盗了所受持的法义,为别人宣扬解说,死后下地狱应当领受的苦痛,是很多倍而超过那个罪人的。”
佛陀解说这个法的时候,外道须深已经漏尽成为阿罗汉,如实理解世尊所说的法义。佛陀演说此经以后,尊者须深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奉行。】
这就是说,世尊为须深解说十二因缘法以后,问须深说:“像这样子观察十二因缘法时,就能够远离欲界恶法,继续向上进修而证得涅槃、解脱于三界生死吗?”须深就向 佛陀禀白说:“不是这样的,世尊!”这表示须深此时已经知道有个常住法恒存,在这个大前提下,观行十二因缘法时才能成就,否则不免生疑而恐惧:灭尽名色十八界而不受后有以后会不会成为断灭空?所以单修十二因缘法而不修十因缘法时,就不知道或不能确认有个本住法常住——不知法住,就不可能接受十二因缘法所说应该灭尽五蕴名色自我成为无余涅槃的道理,修习因缘观时所应灭除的无明就不可能灭除。于是 佛陀告诉须深说:“这就是我说的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是因为先知道有一个法是常住不变的,然后才会知道灭尽五蕴的无余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舍弃此世五蕴“不受后有”以后并不是断灭空,这个本住法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就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因为这个知见确认了,所以“彼诸善男子”才能够接受五蕴、十八界全都虚妄,但不是断灭空,才能够“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最后才真正的了知涅槃的真义。这就是 世尊说的“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真义。阿罗汉们必须“知法住”,但菩萨摩诃萨们却必须“证法住”,所以菩萨们断我见以后再证得这个常住法的智慧,不共于二乘圣人、有别于二乘圣人,因此实相般若被判定为别教之法。
(待续)
本文标签:无余涅槃(23)涅槃(117)十二因缘(38)慧解脱(7) 本文关键字:涅槃,平实,慧解脱,十二因缘,无余涅槃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