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菩萨正行(一)【共130集】>

85、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三)+八法自他兼利(一) 叶正纬老师

[菩萨正行(一)【共130集】]  发表时间: 2015-04-15 11:1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叶正纬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我们上一次有给大家谈到的在家出家如何界定,以及在家人跟出家人如何增上和合。然后这里我们上次讲到的部分,是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的第三辑第192页的地方,这里我们继续接续上个讲次,继续来跟大家分析这边的经文。我们上次有说到:“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如是名为自利利他。”我们上次有说过,在家跟出家,前面讲的在家跟出家的话,当然就是因应着我们一般人的界定,直接就说一般的在家的人(当然就是不是直接去修行佛道的人),这样的人的话,应该要多修两个法:一个就是听受教诲——受,另外一个就是要尽力去护持。出家之人要修的法就是诵跟教——诵经跟教化众生。这两个很显然一样都要如法所行,就是依循着 佛陀所教的正法来
上次我们也说到,在家之人修受跟施的时候,我们不妨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意思继续来深入来看。我们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上次在讲的时候,在家跟出家到底它的界限在哪里?我们再把这个经文再带出来,让大家再看一次以加深印象:“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这里很明确地给我们界定说,当我们在看这个眼前的这个人,到底他是不是算是出家人,你要不要护持他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界定,就是如果这个人,如果他是世俗僧的话,他一般现出家相,并且他如果严持戒法的话,我们真的就应该要尽力去护持。可是如果现前的这个人,只是现在家相的人,我们是不是就绝对不护持呢?这个倒不是这样看的,因为如果他“有圣法、得圣果”,并且也都持菩萨戒的话,那这个人所做的如法之行,我们就应该要护持。
可是问题是说:这个人如果是在家人的话,只要是在家人的话是不接受任何的供养的,所以我们说对于这类型“有圣法、得圣果”的胜义僧,或者是说菩萨摩诃萨,我们对他的护持,其实是要护持弘法,护持他的弘法大业。比方说今天需要有许多人来作义工,以便能够教化更多众生的时候,那我们可以加入义工的行列,或者是说今天需要这个菩萨摩诃萨写了一本书,希望能够教化众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赞助、助印这些书籍,让这个书籍能够度更多的人。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说,碰到菩萨摩诃萨的时候,即使他是现在家相,可是那个反倒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应该要尽力护持。但是护持的时候,因为他是一个在家人,所以这个护持绝对不是直接护持到他的身上,而是应该要护持到他所从事的弘法事业上面,这个就是我们要跟大家讲的在家人修的法。
当然出家人要修的诵跟教,也显示了僧团跟周围护持的人之间彼此和合一气,共同在正法的道上前进的一个和合的气象。当然最后佛又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这其实是很特殊的,因为佛在这里特别讲了说:在家人有修两个法,出家人也修两个法,但是菩萨摩诃萨四个法都得修。先看看菩萨摩诃萨要修诵跟教,这一点应该不意外,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之前就看到了,菩萨摩诃萨就是因为他持如来藏,他依着这个如来藏,所以他能够教化众生,作为一切学佛人的导师。这个菩萨摩诃萨既然持这个如来藏教化众生的话,当然他也就有在这里有成就了佛所说的修诵跟教的两种的这个法。
可是菩萨摩诃萨为什么需要修受跟施呢?首先看看菩萨摩诃萨为什么还要修受?这个是一定的。请各位想一想,我们说所有一切的佛法的这个学处呢,全部都具足完备的,可以说只有佛而已。菩萨摩诃萨虽然说他已经“有圣法、得圣果”了,可是这个圣法跟圣果毕竟都是在如来藏整个的功德妙用里面的一部分而已,菩萨摩诃萨从入地开始,分分的修习的时候,就是每一地都是分证了这个如来藏的一分的妙功德,一直到佛地的时候才全部具足证得、全部圆满。所以菩萨摩诃萨既然还不是佛,那就表示着还有地方需要学习。所以如果是一个初地的菩萨的话,当然看到二地菩萨、三地菩萨的时候,就要恭恭敬敬的请法、学法;同样的乃至于说是,八地菩萨的时候,碰到九地跟十地菩萨的时候,也一样得要恭敬学法;甚至我们说等觉菩萨,都已经在等觉了,可是等觉菩萨就还没有完全发起、发起如来藏的所有的功德性用,所以这个状况之下,等觉菩萨仍然是面对佛的时候,仍然必须恭恭敬敬的请法、学法的。并且从佛地的修证的这个心性,跟实质的修证的证果来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到说,越是上地的菩萨摩诃萨,对于证境比他高一阶的菩萨摩诃萨,永远都是越来越恭敬的,越往上地这个心态越是恭敬,因为他知道这个中间的差别是很大很大的;所以其实最恭敬佛的、最崇仰佛的,按照这个道理就是等觉菩萨,因为等觉菩萨深深知道说,虽然他跟佛只有差了一个阶位,可是中间里面所差的地方,可以说差的非常得远,所以等觉菩萨都会非常非常的恭敬于佛。所以我们说菩萨摩诃萨的话,一定在修学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有位阶比他高的菩萨摩诃萨前来指导,所以当然菩萨摩诃萨一定要善于修习所谓的受——听受教导。
除了这个之外,菩萨摩诃萨也要善于修行施,施——布施。因为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所有的资粮,乃至于最后成佛的资粮,每一分这个福德资粮都必须要自己一分一分的去累积;这个事情别人怎么教导,都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成就的,所有我们在菩萨道上面资粮,一分一毫都得自己累积的。所以菩萨摩诃萨既然尚未成佛、既然仍有许多的路要走、既然仍有许多的法要学的话,那么要求这个菩萨道走的顺利,当然也都得要尽力的去行布施。那如果说一个菩萨摩诃萨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的话,不仅对一般的人会布施,甚至这个菩萨摩诃萨对一般的世俗僧,也都会随缘随分来布施,只要是符合布施的对象。当然,什么叫作符合布施的对象?后面在《优婆塞戒经》会讲到,只要符合布施的对象跟条件的话呢,菩萨摩诃萨一定会尽力替自己的道业着想,会尽力去布施的。如果菩萨摩诃萨能够这样做的话,才叫作自利利他。这个部分我们给大家讲的就是在家、出家增上和合。
接下来当然我们要跟大家讲的部分,是接着这个〈自利利他品〉,接下来是〈自他庄严品〉。我们一样帮大家先念这个经文,这一段经文出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的第208页,请大家参照。我们接下来念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这一段经文我们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首先就是说菩萨摩诃萨要具足几法能够自他利呢?因为前面一品里面,谈到的都是种种的自利跟他利的状况,善生这个时候就问 世尊说:能不能把这些自利跟他利的状况把它归结起来,让我们能够有一个很清楚的依循的方式?所以 世尊这个时候就讲了说:善男子具足八法能够自他利。这个八法是哪八法呢?
第一个是寿命长远。我们先讲讲看说,寿命长远对于菩萨摩诃萨自己的本身,自己本身到底有什么样的利益在?当然这个利益,我们强调这里面的利益,并不是我们世间法所讲的这个世间利益;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其实不会在乎说世间的利益的,他所看重的就是说,这个菩萨道要怎么样让菩萨道行得顺利、行得稳、行得又迅捷快速,所以我们谈到的是基于这些点来说。行菩萨道的自利方面,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寿命长远。这个我相信一般的世俗的大众,可能很直接会说:这个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每一个人都希望长寿不是吗?可是我们刚才已经提醒大家了,菩萨摩诃萨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为了说我们希望长寿,然后多一些时候能够享用世间的财宝、食物、眷属这些事情。不是的!菩萨摩诃萨所看重的就是说,如何让菩萨道能够行得顺遂稳当。寿命长远这件事情,对于菩萨摩诃萨自己自身来说,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我们在这一世的时间能够有更长的时间来学法。当然就是说,如果菩萨摩诃萨就如同我们刚才在前一段讲的,菩萨摩诃萨的话,也得要学习受这个法、听受正法的这个法。所以菩萨摩诃萨如果有机会了,如果能够在这一世,能够碰到善知识的话,那菩萨摩诃萨一定会尽力地、紧紧地跟着这个善知识好好地学法。所以这个状况下,如果说您能够跟着善知识多一段时间,当然您能学到的法就会多一分的好;那如果说不讲这个跟随善知识学法来讲的话,光说的是说深入经文来看的话,毕竟佛所开示的经文是函盖于三乘一切的法,并且在这个大乘法里面的话,从最简单的总相一直到别相,乃至于到一切种智的法,佛在经典里面也都有提及;所以菩萨摩诃萨自己在这一世的修行,除了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的来源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要更加地努力深入经藏。那既然是要更加努力的话,您说说看:如果寿命长远的话,是不是您这一世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来深入经藏来学法呢?所以从寿这个观点来看的话,的的确确寿命长远对于菩萨摩诃萨自身来讲的话,是利益非常的大的。
接下来再看到说施这个法。我们刚刚讲到菩萨摩诃萨也要修施,在施这个法里面也是一样;我们说,如果你要对众生布施的话,从菩萨摩诃萨的眼光来看的话,除了财布施帮助众生度过生活上的困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行法布施。因为菩萨摩诃萨持如来藏的缘故,所以有圣法、所以得圣果,正因为“有圣法、得圣果”了,所以教化众生也就变成了菩萨摩诃萨最重要的布施。这个布施您想想看,如果一个菩萨摩诃萨,从他得圣法、证到圣果,也就是他证得如来藏,甚至他开始入地,他如果那一世住世的只有十年的话,很显然他可以来布施给众生的这个时间也就只有十年;可是他住世如果是二十年的话,当然他对众生的法布施就可以是延长到二十年。所以寿命的长远对于菩萨摩诃萨(相对于众生去行布施,特别是行法布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从这里我们才能够说,寿命长远对菩萨摩诃萨来讲,是挺关键的一件事情。
第二件的状况:就是所谓的具上妙色。具上妙色,当然这个上妙色,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提醒大家,不要从世俗的眼光去看。因为从世俗的眼光去看的话,世俗人往往都会觉得说,上妙色不是就是我们现在在演艺圈看到的这些演艺人员,每一个人不都是俊男美女的上妙色吗?可是我们在谈的是佛法、我们在谈的是菩萨道、我们在谈的是菩萨摩诃萨如何去自利。当然谈到菩萨摩诃萨肯定就不会是用演艺人员、用世间的这些角度去看说,他长得好不好看啊?帅不帅啊?美不美啊?不是这个意思的。基本上我们要回归上妙色讲的就是,让这个菩萨摩诃萨所现的形像,让这个众生看起来他会生起了尊敬,生起了愿意亲近的这个叫作上妙色;不然的话也不需要用到上妙这两个字,不然的话我们也许就用世间法的俊男美女就可以了。实际上谈到的上妙色,就是让众生愿意单凭菩萨摩诃萨的形像,就会不排斥,愿意去亲近他,这个叫作上妙色。当然这个上妙色为什么对于菩萨摩诃萨来讲是挺重要的一件事呢?那是因为菩萨摩诃萨就如同我们前面讲的,最终的他是要对众生法布施,要教化众生的。既然谈到要教化众生的话,如果能够一开始在形像上面拥有了上妙色让众生不排斥,甚至愿意亲近的话,那么您说,这个对菩萨摩诃萨的弘法利生,是不是有了很大的帮助呢?所以我们说第二个条件是:菩萨摩诃萨需要具备上妙色。请注意这个上妙色,不是说他长得好不好看,而是说这个形像,他所现的整体的形像,让众生是不是能够凭这个形像,就不会排斥现前的这一位菩萨摩诃萨,甚至愿意亲近听他说法。
第三个条件:叫作身具大力。身具大力对于菩萨摩诃萨自己来讲,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我们所有的学习,我们刚才讲说,菩萨摩诃萨自己还得要不断地要在法道上面精进,要精进的话,当然我们前面有讲过一个条件,就是寿命要够长。如果你能够学二十年,当然比学十年要好,这是一个基础的条件。可是除了寿命要长之外,我们想想看,如果寿命拉长了,可是在整个住世的过程当中,往往都是奄奄一息,没有办法努力去精进、去诵经、去布施,然后去讲经说法的话,那这样子增加了二十年的话,可以说就没有实质的效益了。所以我们说,菩萨摩诃萨身具大力,对自己来讲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你能够在法道上面精进,自己能够精进地学习,不会因为身体的状况而耽误了。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从布施的眼光来看的话,菩萨摩诃萨正因为身具大力,所以对众生来讲,他可以替众生做许多的事情。不说别的,我们说对于众生的法布施这件事情来讲,菩萨摩诃萨由于身具大力,所以自己可以努力精通法义,但一旦精通了之后,要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仍然是需要有充沛的体力、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对众生源源不断地开讲经义。所以这个部分,从对众生的法布施的眼光来看的话,身具大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接下来,第四个是:具好种姓。具好种姓,也许各位观众现在生活在民主的时代,也许觉得说这件事情实在是很难想象。为什么佛要提到好种姓这件事情呢?我们说种姓谈到的是一个人的出身。现在社会当然讲求的是说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什么贵贱,可是话虽如此,这个实际上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境地。可是实际上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看一个人的出身的时候,至少世间的人、一般的世间人,在看一个人的出身的时候,会不会有所品头论足,简择一番呢?这个情况恐怕大多数的状况都会的,因为毕竟是世俗的人嘛!正因为世俗的人会对一个人的出身会有所挑剔,所以菩萨摩诃萨如果他的出身不够尊贵的话,那么在面对众生的时候,一开始的弘法就会比较困难,因为世俗的人会因为这个关系,而在第一时间不愿意听他说法。当然后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分析给大家听的。
我们今天时间有限,只能先说到这里,其它我们下一次再说。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八法(7) 本文关键字:在家出家,和合,八法,自他,兼利,叶正纬,老师,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