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识蕴真义>

第060集 六无为 正仁老师

[识蕴真义]  发表时间: 2020-03-07 11:25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讲到了八识都有四分的内容。今天接着我们要来讲“六种无为”。
这六种无为,它是在 世亲菩萨的《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有提到,世亲菩萨的《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它总共分成一百法——把唯识总共分成一百法,这一百法他把它分成五大类:第一大类是八识心王,总共有八个。第二大类就是这心王所产生的心所有法,比较详细的这些心王在运作的这些微细的行相,这心所有法总共有五十一个。第三类是色法,总共有十一个;这十一个色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跟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法处所摄色,总共十一个。第四大类,它是称为心不相应行法,也就是说这些法它跟八识心王以及祂的心所有法是不相应的,总共有二十四个。第五类,也就是最后一类,称为无为法,总共有六个。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明的,就是这最后的六个无为法。什么叫作无为呢?就是无所作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它在运作的时候,是不会像我们所能够观察到的有它实际上的这些功能出来,它不会有这些实际上在三界里面能够观察到的这个功能,它是比较偏于就是无所作为这样子的一个现象。这六种无为整个来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境界呢?这六种无为,它是一个修行人他在佛菩提道努力修行,乃至最后要究竟成佛这样子一路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过程里面,随着他各种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修行境界的时候,他的如来藏自己所住的各种不同修行境界——如来藏自己所住的那个境界。也就是说,随着修行人各种不同的修行位阶的时候,他的如来藏所自住的这样子的一个境界里面。
那这六种无为第一个是什么呢?第一个称为虚空无为。所谓的虚空无为,就是说这个如来藏祂自住的境界,好像是虚空那样子无所作为。看起来好像,我特别要强调是“好像”;但是如来藏这样子一个无为的境界,祂并不是完全没有作为的。这样子一个好像是虚空无所作为的如来藏自住的境界,简单地来讲,就是七住明心的菩萨他找到如来藏了以后,现观如来藏祂没有这些前面的七转识、祂自己单独存在的这样子一个境界。这个境界,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样子的四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样子一个境界,这个就是如来藏祂单独存在,完全没有前面的七转识单独存在的境界。这一个境界,是明心的菩萨他找到如来藏了以后能够现观的,所以这个是可以亲证的,是由七住明心的菩萨他们来亲证的。
这一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是如来藏祂单独存在的体性;简单地来讲就是这四种体性:第一个就是本来性,本来性就是说这个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祂就是一直都这样子永远的一直存在着,祂本来就有的,不会说到某一个时间了以后祂才出生的,祂本来是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的。那自性性又是什么呢?就是祂本来就拥有祂自己的那些体性,什么样子的体性呢?比如说祂不生不灭,祂离见闻觉知,然后还有执持性、大种性自性等等这些自性。祂本来就有的,不会说因为需要依赖其他的条件,祂才能够有这个体性。祂没有!祂本来就有这些自性,所以这个自性性也是如来藏的体性。第三个清净性,如来藏的清净性,祂离意识的这些见闻觉知、是非善恶,祂本来就是一直如如不动地维持祂这个清净没有染污的体性,这个就是如来藏的清净性。那如来藏的涅槃性,祂就是处在这样子一个涅槃的绝对寂静的境界,祂不会起心动念。这四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都是如来藏的体性,明心的菩萨他能够现观,然后知道这样子的一个体性,那他就是亲证了虚空无为。
第二个择灭无为又是什么内容呢?这是解脱道的修行人以及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里面,他要灭除这些烦恼障的习气种子的过程里面,他必须要简择的。比如说,突然遇到外面的一个境界让自己很生气,很生气的时候,心里面一股瞋火就生起来了;那这股瞋火生起来了以后,不管这一位解脱道或是菩提道的修行人他现观了以后,他警觉到自己的瞋火已经生起来了,所以简择了以后,他想说:“我是个修行人啊!我怎么可以让心里面有瞋火生起,然后产生了不该有的这些身口意行。”所以他经过简择了以后,他马上把它熄灭下去:我不应该!然后马上忏悔检讨了以后:我不应该让瞋心的种子生起来。所以他是经过简择了以后,来灭掉烦恼障里面所含藏的过去的无量劫以来所养成的这些习惯,透过这样子的时时刻刻剎那的反观自己起心动念这样的过程里面来简择、灭除掉这些习气的种子,这个称作择灭无为。当这个修行人他有持续地、反复地这样子在修行过程里面,来把烦恼障的习气种子简择了以后把它灭掉,他有这样子亲证的一个境界,就是能够证得择灭无为的如来藏自住的境界。
第三个我们称它为非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其实跟前面的择灭无为是有先后次序关系的;也就是说,修行人必须要经过前面的择灭无为了以后,他才能够进入到非择灭无为这样子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呢?透过前面择灭无为,这个修行人反复反复地在汰换以及消除这些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之后,他随着长时间的修行,他已经养成习惯了。比如说,我们刚刚举瞋心的种子来当例子,这一次被人家骂的时候,心里面起了那一个瞋心的种子,但是自己反省了以后,马上就把它降伏下去----不应该起瞋心;所以下次一样的境界被骂的时候,他瞋心的现起就比较没有那么明显,再下下一次的时候更不明显、更不明显……,到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以后,他已经养成习惯了,所以一样的境界再来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会起瞋心的种子,已经完全的降伏、转依变成是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什么?不生气。所以他透过长时间的修行了以后,已经达到了这样子的一个把所有烦恼障习气种子完全把它降伏,完全变成是一个他身口意行的习惯,不会有任何生气的行为产生。所以这样子已经完成、养成变成是一个习惯了以后,他不需要简择,他不需要说:我在起心动念,这个是好的、这是不好的。他不需要,因为他已经完成、养成习惯了。所以有什么样子反应来的话,他就自然地这样子回应他的身口意行,然后他在自然回应这个身口意行的时候,其实他完全就已经不会有瞋心的种子起来了。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境界,在解脱道里面,我们称他为已经是阿罗汉了,因为他已经能够把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完全把它降伏不会再现行了。这样子的一个解脱道的境界,就是阿罗汉的境界,他是已经证得了非择灭无为,永远不会再现起、永远不会再现行,然后已经转依变成习惯,不需要再简择了。
第四个境界,我们称它为不动无为。这个不动无为它是一个禅定的境界,是这一个修行人他已经进入了不动定。所谓的不动定就是第四禅,四禅八定里面的初禅、二禅、三禅的第四禅,第四禅我们称它为不动定。如果这一个禅定的修行人,他已经能够进到第四禅的境界,呼吸、心跳全部统统停止,然后进入了不动定,完全舍弃了初禅、二禅、三禅的那些心喜、身乐等等的境界;完全弃舍,然后直接能够进到第四禅的不动定,那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人,他入了禅定的境界,我们就称这是如来藏住在不动无为这样子的一个境界里面。
第五个是想受灭无为。跟第四个一样的,它也是一个禅定的境界,然后这个禅定的境界是进入了想受灭定,也就是灭受想定,或是我们一般称为灭尽定。灭尽定它就是已经跳脱了四禅八定的境界,他已经超越了四禅八定最上面的非想非非想定,他已经超越了。在非想非非想定的这个境界的时候,他把意识觉知心也舍掉,然后把意根五遍行里面的“想”跟“受”心所有法这两个心所有法也全部把它灭掉,只住在意根祂有作意、有触、有思这三个心所有法的境界,然后意识完全灭掉;也就是说,在这样子一个境界里面,他已经能够完全舍离了三界,只住在意根的境界里面,而且意根里面,他又只留下三个心所有法:作意、触跟思。当一个修行人他能够进到这样子的一个想受灭定,也就是灭尽定的境界,他的如来藏所自住的境界,就是在想受灭无为这样子的一个状况之下。
最后一个我们称它为真如无为。真如无为这一个境界,其实它就是在修行的过程里面已经到了成佛——最后究竟成佛的境界,这个究竟成佛的境界就是真如无为的境界。这个真如无为成佛的境界,它有哪些条件呢?它必须要具足六无为里面的前面的五个无为它要能够完全具足,也就是前面的五个无为,在真如无为这里要能够完全亲证;除了亲证这五个无为以外,这一个修行人他必须进一步的来把烦恼障习气种子的随眠究竟地把它断除掉。我们前面讲,在择灭无为或是非择灭无为的时候,所谈到的都是烦恼障习气的种子,没有提到随眠,但是在成佛境界的时候要把这些随眠全部统统断除掉。那什么叫作随眠呢?随眠简单地来讲,眠就是睡着了,睡着了以后没有显现出来的这个功能。所以也就是说,成佛的这个境界,它在烦恼障习气种子的这一方面,它是连随眠都要能够完全断除。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阿罗汉他的非择灭无为是什么境界呢?他是把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把它降伏、断除,让它不会现行,但是阿罗汉他习气种子的随眠还是在。也就是说,它虽然不会现行,阿罗汉他不会很生气,然后就是开始展现出来他不该有的身口意行,他不会;但是他心里面会嘀咕一下:“哼!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心里面会稍微嘀咕一下,这个就是随眠。它睡眠潜藏着,但是它没有显现出来,阿罗汉会这样子嘀咕一下。但是成佛的境界呢?祂是完全都不会有,也就是说成佛的境界,祂把烦恼障习气种子的随眠也完全断除了,这样一个境界才是究竟的解脱。阿罗汉他所解脱的境界,他只是让这个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不现行,但是还是有随眠;成佛的境界是连这个随眠都究竟断除,所以才能够究竟解脱。
除了这个以外,真如无为里面,它还要进一步地来断除所知障无始无明的随眠。所以一样,祂所断除的是随眠,但是这个随眠它不是前面所讲的烦恼障,它现在是所知障。这个所知障的随眠是无始无明,也就是说,从过去无量劫以来一直到现在为止,没有开始的时间,这一个有情众生他所产生的无明——也就是不知,他所有的这些不知的随眠全部统统都要断除。这样子的一个境界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知道一般的有情,他一定会有所不知,不管是世间法上面的不知,或是在佛法里面更微细的不知;一般的有情,乃至等觉、妙觉的菩萨,他们都还会有一些有所不知的随眠。
但是成佛的境界,祂是把无始以来所有的无明,以及它潜伏着“不知道说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这样子一个随眠完全断除了。简单地来讲,就是全知全能,对于不管是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所有一切应该要知道的东西,成佛的境界里面祂要能够完全了知。所以经典里面有提到诸佛的境界,祂是在十方世界里面任何一个世界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场大雨里面总共下了几滴的水,这一尊佛祂都能够完全究竟了知。所以这个叫作尽断所知障的无始无明随眠,也就是三界里面所有一切的东西,这一尊佛祂都能够完全了知。必须要有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完全断除掉,以及所知障无始无明随眠完全断除掉这样子的一个境界,才能够称为成佛的境界,也才能够称为真如无为的境界。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明到这里。非常谢谢各位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