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实修>福德资粮>禅定>

八背舍

[禅定]  发表时间: 2024-04-10 19:1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那么识食与八背舍有什么关系?依照前面所说识食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意识心如果住在初禅到四禅的等持位的境界当中,那么这四种禅定境界就已经成为眼、耳、身、意四识的食;如果是住在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等定境当中,就没有眼、耳、身识的食,纯是意识与意根的食;要是住在无想定或灭尽定当中,就成为单有意根的食的境界。如果是有意识的食,那个境界一定是三界有的无常法,所以说四禅八定境界全部都是属于三界有的境界,并不是出于三界外的涅槃境界;由于这样的缘故,佛陀说应修八背舍,成为俱解脱。
无想定这个境界,是色身我见未断的人,虽然知道应该灭除意识觉知心而进入涅槃,但因为不知道或不信有本识常住不灭,恐怕堕入断灭的境界当中,所以保留色界天身而去灭除意识觉知心,误以为这样就是无余涅槃境界。其实无想定中意识虽然不现行,但是仍然有意根的意思食这样的法相存在,并不是说这样就没有食相,所以仍然是三界有的境界,并没有脱离三界生死法。所以真修阿含解脱道的人,应该知道八背舍的道理,以免错误的将三界有为的境界当作已出三界的境界。
想要修八背舍的人,应当次第而修,所应当修的内容就是先修远离欲界识食。佛陀在《中阿含经》中开示说:【云何比丘心不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着离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中阿含经》卷42)这一段经文是说初禅的境界相,虽然是离欲界之法,舍寿后不受生于欲界中,而说离欲界生;除非是初禅的退失者,否则都名为离欲界生而得初禅喜乐的禅定,简称离生喜乐定。发起初禅的人,并不是单有轻安、一心的境界,而是必定伴随着胸中的乐触;如果没有伴随着胸中的乐触,最多就只是证得未到地定,绝对不是已经证得初禅。
一般人其实都是属于欲界定,因为在欲界定当中已经有了轻安跟心一境性了,而这样的轻安跟证得初禅所得的轻安,其实是有差异的。而到未到地定中,则是进一步舍离轻安觉受,住于未到地定中的时候,并不返观自己住于心一境性当中。如果只有心一境性而没有得到身乐,公开说已经证得初禅,这也是未证言证的一种,罪虽然不及大妄语业,但也是不轻。已经确认具足获得初禅的五支功德时,也就是觉、观、喜、乐、一心,才可以说是亲证初禅的人。如果确认已经证得初禅而不退失了,就可以说自己是已经证得初背舍的人,已经背舍欲界五欲贪爱而成就离欲界食的缘故。然而因为初禅中仍有涅槃外法,不属于涅槃境界,所以说是住外而不住内,所以说仍然被初禅的境界所系缚,不住于内法中。
离欲界食以后,得到初禅,还应该舍离初禅觉观境界中身识与意识的食。佛陀在《中阿含经》卷42中开示说:【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着定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初禅中的觉与观,不离色、声、触三尘,还有眼、耳、身三识的存在,仍然是三界中的愦闹境界,不是寂静的涅槃境界;这种境界相,也是无常法,依于色界身、色界定、意识心而有,所以须背弃而远离之,所以需修第二背舍。
第二种背舍修习成功的时候,就可以发起第二禅,背舍了初禅;在第二禅等至境界当中,灭了眼、耳、身识,不了别初禅中的色、声、触三尘,所以只有剩下意识觉知心住在二禅定境当中,这时候已经能远离五尘中的觉与观,此人虽然仍在欲界,而不住在欲界的觉观当中,所以名为无觉无观三昧;这个定味胜妙于初禅,心中大喜,所以名为喜。当他出于定境之外,就会自然的住在初禅等持位中,身中也如同初禅一般出现胸腔中的身乐觉触,因此名为定生喜乐。他已经背舍了涅槃外的初禅境界,成就了第二背舍。然而乐着于二禅境界的人,仍然不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仍然是涅槃外境,所以说此时识住于外,不住于内。
接着进修三禅,佛陀在《中阿含经》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着无喜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中阿含经》卷42)已见道的人,如果已经了知第二禅中的过患,就便修舍,舍离二禅境界,心无所求;由于这样的缘故,背舍第二禅境界,不住在二禅等至当中,住在二禅后的未到三禅地的定境当中,意识觉知心已经确实舍弃二禅境界而没有执著时,就可以发起第三禅境界,正念、正智而发起身乐类似初禅,但更微细而胜妙,更觉得安适寂静;这就是诸圣所说已舍二禅境界后的心中境界,念念向意识心中安住。这时候意识觉知心虽然没有二禅定境中的大喜,已背舍其中大喜而住于三禅中;这时候如果不知道三禅的过患,转而被三禅所系缚,不能前进涅槃内法。这时候,已证解脱果的佛弟子加以观察三禅仍然不是涅槃内法,所以说此时识住于外,不住于内。
接着进修第三背舍。佛陀在经中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识着“舍及念”清净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中阿含经》卷42)三禅境界既然不是涅槃内法,如果想要证取涅槃内境,还是应该舍离。三禅境界中也有苦,恐惧三禅快乐境界得而复失,所以知道三禅境界不可以常保,是无常法;既然知道是无常法,就应当舍;因此修第三背舍,背舍三禅。背舍三禅境界之后,身乐已经灭了,三禅已舍的缘故,身乐无常恐惧的苦也就随之而灭了,极微细的念想也不存在,对于三禅境界已经无所贪爱;由这样的缘故,灭除喜、忧,处于不苦、不乐,舍一切身觉境界,亦舍离种种念想,凡所有念都是想要清净的,远离境界而安住,这就是第四禅境界;此时息脉俱停,心得寂静。然而此时仍然不是涅槃内境,因此必须修第四背舍。
佛陀在《中阿含经》卷第42中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彼识着空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于第四禅中观察色界之法,缘于意识心之色界定境,而由微细的四大所成,所以有色界身、心;凡有色之法必定无常、有灾患,所以再修背舍,弃背第四禅境界而转入空无边处,成就空无量处无色界定境,成就第四背舍。此时已背舍第四禅境界有,但是转被空无边处系缚,此时意识觉知心爱着于实证色空的世俗智慧,贪着空无边处的法味,住于空无边处而被系缚,仍然不是涅槃内境,所以说识住于外。
佛陀在《中阿含经》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彼识着识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中阿含经》卷42)在空无边处的定境当中,观察空无边处的觉知心缘于空无边,心量广大而扩散之后恐怕定力会退失,而且也是缘于外法不如向内心安住,定境可以保持及增长也不会向心外而求涅槃;所以又背舍了空无边处,转向意识自心中安住,名为“识处住”。但是观察意识觉知心的种子,也就是意识的功能差别无量无边,所以名此处为“识无边处”或名“无量识处”;此时已经背舍“空无边处”,成就第五背舍。但因为这一个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内法,不能入住涅槃当中,所以说意识觉知心转被识无边处所系缚,依识无边处而住,缘此、住此、依此、缚此,故说识不住内。
接着进修第六背舍,佛陀在《中阿含经》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识着无所有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中阿含经》卷42)此时行者观察识无边处的过患,修背舍而远离识无边处,离无量识处转入了无所有处安住,背舍了识无边处。既不缘于空无边,也不缘于识无边,住于无所有当中,名为“证得无所有处”。依此定境而安住不动,成就第六背舍。此时意识觉知心执著“无所有”的智慧法味,依无所有处缘无所有处而住,所以被系缚于这个境界当中仍然不是涅槃内法,所以说识不住内,系缚于无所有处的缘故。
接着进修第七背舍,佛陀在《中阿含经》卷42当中开示说:【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识着无想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诸贤!如是比丘心不住内。】修行者在无所有处中详细观察,如果有智慧就可以了知:无所有处当中仍然有觉知心现行,对于无所有处定境仍然有了知性的存在,所以名为“想”。想也是了知,由这样的缘故,修行者就开始想要灭“想”,也就是灭除了知性,如果是我见未断的人,不能弃舍意识觉知心,也就是故意灭除意识的了知性而保留意识觉知心继续存在,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此时住于非想非非想境界当中,为什么离“想”而又名为“非非想”?这是因为在这个定境当中,意识觉知心的了知性其实并没有灭除,只是不再返观意识自己,也不再面对无所有处的定境而已,这只是灭除意识觉知心的证自证分而已,所以意识了知性其实仍然是继续存在着;既然意识觉知心继续存在,就不可以说是真正的无想,所以又名为“非非想”的定境。但因为觉知心不起返观的作用,正在非非想定中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仍然有了知性存在,所以又名“非想”。合“非想”与“非非想”而名为“非想非非想定”,这样就是已经背舍了无所有处成就第七背舍。
修行者在这个时候,住于非想非非想境界当中,如果已经断除了我见──灭除了意识觉知心,意根的“受”与“想”两个心所有法就会跟着灭除,这样就成就了灭尽定了,八背舍也就完成了。如果这时候烦恼障也已经断除的话,就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灭尽定是以离“想”,也就是离了知性而进入;并不是以入灭尽定想,也不是以入涅槃想而进入。假使有八背舍的智慧就能够从第四禅等至位当中,灭除了了知性的意识觉知心直接进入灭尽定;或是钝根的人,渐次进入非想非非想定或无所有处定,然后进入灭尽定,这样子都可以称为“识住于内”,因为已经不与本识心外的三界境界相应。断我见之后,修证俱解脱境界的时候,亲证四禅、四空定的境界而不去执著它,能背舍而入灭尽定的人都可以名为“识住于内”。
如《中阿含经》卷42佛陀所说:诸贤!云何比丘心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不着、离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不着定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不着,无喜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识不着舍及念清净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只要是对三界的境界有所乐或者执著的人就是“识住”,都是“识食”。修学八背舍的人,在四禅、四空定不断转进的结果会使他的识食越来越轻微,最后就是证得灭尽定;这时候如果烦恼障也已经断除的话,就成就俱解脱果。
如果对三界中的任何定境有喜乐、执著,就是“识食”,就说是“识住于外”。这意思就是说:凡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有所贪爱的,也就是对意识相应的境界有所喜爱的,都是不住于内者,就是不离识食的人,都不能解脱三界生死之苦。如果有人已经断除识食,虽然仍旧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当中,但是对一切三界境界都无所执著、贪着,这就是“识住内、不住外”,识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识食与八背舍间的关系,凡是熏习诸法而成就了种子,也就是成就了功能差别,都是识食。真正修学解脱道的人应该灭除一切法,灭除识阴与意根一切心识的功能才能进入无余涅槃,永远离开三界生死之苦。譬如熏习恶法成为第八识心中的识食,就是后有种子的积集,就不离食集。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56集 识食与八背舍(一、二) 正旭老师
本文标签:识食(6)八背舍(2) 本文关键字:八背舍,识食
相关阅读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21 如来藏网 rulaizang.cn rulaizang.com.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3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