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学报>第二期>

阿赖耶识的内涵与外延(2)

[第二期]  发表时间: 2016-07-07 11:0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四、阿赖耶识是维持生命的识
为什么阿赖耶识会是众生所贪爱、执着的对象呢?《解深密经》:「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18 意思是说,阿赖耶识随着你的身体,与你的身体同在一处,因为有它的缘故,众生才有办法继续活下去;当众生遇到危险时,它会立刻感应到,并且在业缘许可的范围内,解救众生免于危难。陈氏将它理解为「与肉体形成安危与共的关系」,是依文解义的解释,并不是很准确,可以挑毛病出来;因为肉体有危险,阿赖耶识并没有危险;肉体若是毁坏,阿赖耶识并不会跟着毁坏。
陈氏以为是有《解深密经》以后才开始说「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其实《长阿含经》早已经说了。经文如下:「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19
就是在说第八识能够执持胎儿的生命,使胎儿继续成长,并且伴随着胎儿一起出胎。又说,若无识则无有名色,当知出胎以后,第八识仍然继续执持名色、增长名色。此识不可以指为意识细心,因为意识细心仍属意根与法尘为因缘而从此识中出生的,意根无力执持色法四大,意识是此识入胎出生了五色根的雏形以后才首次被此识出生的,摄在所生的名中,不可能是此识。名色既然都是此识入胎所生的,而意识摄在名中,故知此识绝非意识,当知此识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杂阿含经》所说的「取阴俱识」20,意谓能执持五阴的识,也一样是指阿赖耶识。这和《解深密经》所说,实质上的意义相同。而阿含中这一类经典的本质都是大乘经典,但二乘圣者听闻以后结集成为声闻解脱道的经典。这已经证明陈氏的说法偏颇。
又,《杂阿含经》:「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塜间,无心如木石。」21又说:「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22 这是讲灭尽定时,虽然已灭前六识,意根的受、想二心所也已消灭(所以灭尽定又称为「灭受想定」),但仍有识持身,故能维持正常生活中的体温和寿命,故能维持灭尽定中的命根。灭尽定中的识,也是指第八识,但不能称为阿赖耶识,必须称为阿陀那识或异熟识,因为已无(导致后有的)染污种子。在众生有寿命的一生当中,阿赖耶识能够执持色身,使之不坏,无著说之为:「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23 随转谓随同色身而运转。此中的「取阴俱识」,还有入胎识、持身识的概念,实际上都是讲第八识;若在有学及凡夫位,即是阿赖耶识。以文献考证为主要方法的现代佛学研究者,在这方面实际上是无所能为的,因为他们看不出不同的语言文字竟然讲的是同一个事物。但是已经认明阿赖耶识外延的修行人,在阅读《阿含经》时就可以立刻会意,知道这些不同经文讲的都是阿赖耶识。
五、阿赖耶识被众生内执为我
因为一般人类和动物的阿赖耶识、体温和寿命,是三不相离的;又因为阿赖耶识之于五阴身有安危与共的关系,所以阿赖耶识若是离开色身不再运作,有情会立刻失去生命,连一秒钟都活不下去。在这种情形下,有情必然会宝爱阿赖耶识犹如生命,所以说阿赖耶识是所贪爱、执着的对象。无著所引用的经文,也是「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憙阿赖耶」,很清楚的说明,阿赖耶识是被有情贪爱、执着(爱、乐、欣、憙)的对象,并非阿赖耶识自体有贪爱性,更不是贪爱之性名为阿赖耶。有情众生不但贪爱阿赖耶识,更将阿赖耶识的功能性用据为己有,把它当成是自内「我」,此即是《摄大乘论》所说的「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24。这句话世亲解释道:「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者,是执取义。」25 意思是说,众生执取这个识,做为自内我。
众生既然执取这个识以为自内我,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把阿赖耶识称之为「我」。但是众生也同样的执取五阴以为「我」,所以在日常语言当中所说的「我」,有时是指五阴,有时又是很明确的指向阿赖耶识,只是众生不知道阿赖耶识的内涵与外延罢了。所以实际上还是不容易分辨清楚,若想从这里参究,必须弄清楚五阴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在五阴当中,找到离于蕴、处、界相而运作不断的第八识。
六、阿赖耶识是诸法的根本因
陈一标说:「《摄大乘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他其实是主张:这是以前的经论不曾这么说过。实际上,这也是《阿含经》早就已经隐晦说过的(详见后文说明)。无著在《摄大乘论》中引用《阿毗达磨大乘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以及「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从这两段经文即可知道,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源头,由阿赖耶识流注种子而
形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及世间一切法。阿赖耶识是无始以来的存在,而且它有能够圆满成就世间诸法的性质,所以说它有圆成实性。乃至出世间法的涅槃,亦因阿赖耶识而有,所以说阿赖耶识是诸法的根本因。
阿赖耶识所摄藏及流注的杂染种子,并非无因而有,种子由众生的心行熏习而成,待未来际遇缘而流注成果,包括正报(名色的种类)和依报(正报以外的果报,包括自身的愚智、美丑、性格,以及外在的环境等等)。由于过去世身口意善行的熏习,现在世流注人天善种,投生于人天;过去世身口意恶行的熏习,则流注三恶道种子,堕入三恶道名色;过去世无漏业的熏习,则流注此世向道种子,使修行人再度走上修行的道路,继续前世未竟的道业,直至圆满解脱道的修习,取证无余涅槃,修行人具大乘种性者,则继续佛菩提道的修习,直到究竟成佛。由于染净诸法,以及涅槃之证得,皆以阿赖耶识为因,因此才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以上所述,阿赖耶识与世间诸法的关系,《阿毗达磨大乘经》说之为:「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26 无著《摄大乘论》则说之为:「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27 无著的话,本来和《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他使用的「摄藏」意义却不明确,尽管世亲替无著解释:「于中转故,名为摄藏。」28但是仍然引起后人的误会。
长尾雅人将无著的话误解为:
一切有为杂染的存在,作为结果的状态被内藏(alina)于此「阿赖耶识」中;又相反地,此〔阿赖耶识〕作为原因的状态,被内藏在那些〔杂染的存在〕长尾雅人用互相内藏来说明阿赖耶与诸法的关系,完全是说不通的。以数理逻辑来说,二个集合的内容(元素)、范围完全一致,才可以说它们互相包含。如果说
阿赖耶识内藏于杂染诸法,而杂染诸法又内藏在阿赖耶识,按照前述的数理逻辑,二者的内容、范围必须完全一致,这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即是杂染诸法,杂染诸法即是阿赖耶识。如果这样的话,直接说阿赖耶识即是杂染诸法的总合(陈一标即属此类,因为他认同觉音在《清净道论》中的主张,以为阿赖耶就是五取蕴30),不是省事多了吗?如果这样,阿赖耶识也因此失去一切种子识的地位了,不免产生种种矛盾。
释印顺在《摄大乘论讲记》中,也不赞成互为摄藏(包含)的说法:
论到互为因果,这是不错,但并不互为摄藏,摄藏是专属于阿赖耶而不能说相互的。他们虽说本识具能所藏,故名藏识,但诸法也并不因为具能所藏而称为阿赖耶。要知道:阿赖耶之所以称为阿赖耶,不在相互的而是特殊的。建立阿赖耶的目的,在替流转还灭的一切法找出立足点来。因为有了赖耶,就可说明万有的生起,及灭后功能的存在。一切种子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的所依。如中央政府,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它虽是反应下面的民意,才决定它的行政方针,但一个国家总是以它为中心,它才是统摄的机构。赖耶与诸法,也是这样,赖耶是一切法所依的中枢,诸法从之而生起,诸法的功能因之而保存,它有摄藏的性能,所以称为阿赖耶。若说它与诸法有展转摄藏的意义,本识的特色,一扫而空,和建立赖耶的本旨,距离很远了。诸法如有摄藏的性能,为什么不也称为阿赖耶呢?31
以上的说法,基本上符合无著的原意。虽然释印顺认为阿赖耶识是一种「建立」,暗指阿赖耶识是一种施设法,这是不对的;而且他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世亲将「摄藏」解释为「于中转故」,所以他都是将「摄藏」理解为内藏或包含。但就一个反对有本识的人而言,能这样的理解无著的文本,是难能可贵的。如果阿赖耶识和杂染法互相包含,阿赖耶识和杂染法,也就变得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经典说有入胎识、有取阴俱识、有持身识,岂不是都成了多此一举了?所以,主张阿赖耶识即是杂染法的总合,过失是很明显的。
但陈一标先生并没有警觉到这些过失,仍然反对释印顺以上的说法:若阿赖耶识不为它者摄藏,亦即不为它者所影响,则阿赖耶识不就成为不依待它者,自体自足的存在,如此,则与数论学派所言的「最胜」即「自性」(prak.rti,现代译为根本原质)无异,为简别此,故上述无性释说「所熏习」的是「习气」,亦即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是由以前的杂染诸法熏习而成,而不是像「大」(mahat)等二十三种原理皆原已俱足于「最胜」中。为了避免这种单向由因到果的「因中有果论」,所以说阿赖耶识与诸法互为摄藏,亦即
阿赖耶识的存在必依存于诸法。32
陈一标的结论是:
《摄论》将阿赖耶提升为心识论方面最重要的概念,并从与诸法「互为内藏」亦即「互为因果」来解释「阿赖耶」的语义,有别于阿含、部派佛教的传统的心理学「执着」义,也异于《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摄论》要积极地安立一切法的企图。33
陈氏以上的说法,有不少错谬,小的且不说,只说重大的错误:第一,他认同长尾雅人的说法,将「摄藏」理解为「内藏」。此部分的过失,前面已经论述,此处从略。
第二,陈氏把「互为因果」,与「互为内藏」混为一谈,以为必须「互为内藏」才能「互为因果」。但互为因果,并不需要互为内藏,以阿赖耶识来说,现在世的行(包括身行、口行、意行,善行、恶行、无记行)熏种子,所以现在世的行是阿赖耶识种子的因;而未来世种子流注时,就成为蕴、处、界诸法。这是阿赖耶识种子与蕴、处、界诸法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二者是互相内藏,在逻辑上就是二者同一,同一个东西说是互为因果,是说不通的。
第三,陈一标否定「不依待他者,自体自足的存在」。他以为一切皆是缘生法,无有例外,但这只是应成派中观的主张,并不是佛法的主张,也不是无著、世亲、玄奘等弘扬唯识的祖师的主张。此部分请参见后文详细说明。
第四、陈氏误以为阿赖耶识作为诸法的本源,是无著《摄大乘论》才这么说,其实不然。《杂阿含经》记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无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34
其中「有使攀缘识」指有分段生死染污种子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无使无攀缘识」则是指阿罗汉的清净第八识,此一第八识与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相同,但染污种子已消灭,所以不再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入胎,即依序出生名色,乃至生、老死等法,所以它是世间诸法的本源。《增壹阿含经》也说:「此识最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35 无使无攀缘识不入名色(母胎),即无未来世,乃至一切苦灭。实际上,这就是指识不入名色,即是无余涅槃——识不再出生名色而单独存在。
以上《杂阿含经》经文,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六道轮回和涅槃的证得可言。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必须以阿赖耶识为根本因才能够成立,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诸法的本源。《阿含经》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证明的确有常住法的存在,但限于篇幅起见,不多引经教,读者若有兴趣,请详读平实导师所著的《阿含正义》。
其实,《摄大乘论》既然已经引用了《阿毗达磨大乘经》,就是在说明阿赖耶识
是一切法的根本因,没有比这更清楚的了。印顺虽然不赞成根本因这个法义,但是
他理解《摄大乘论》此部分的文字,却是正确的;因为他已通盘的读过全文,知道
这是无著的意思。不像陈一标只在一个段落中分析语意,再加上先入为主的认定没有常住心体的存在,才会整个错解无著的意思。
七、阿赖耶识是不待他缘、本然的存在
《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咤经》说:
有六见处。云何为六?比丘者!「所有色,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精或粗,或妙或不妙,或近或远。」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
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觉、所有想36,所有此见:「(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觉、想之)我当无,(觉、想之)我当不有。」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此见:「若见闻识知,所得所观,意所思念37,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此见:「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38
这段经文中,除了「我当无,我当不有」中的「我」,是指五阴我之外,其它的「我」都是指阿赖耶识。所谓的六见处,前五见处是指五阴无常,是变易法,是磨
灭法。(此部分在汉译本并不明显,但在对应的南传《中部经典•蛇喻经》却非常的清楚,参见下引相应经文。)第六见处,即是指阿赖耶识是神、是世、是我39,阿赖耶识是后世有,是常、不变易法,是恒、不磨灭法。二者的关系,则是:「彼〔五阴〕一切非我〔阿赖耶识〕有,我〔阿赖耶识〕非彼〔五阴〕有,〔彼五阴〕亦非是神。」由于阿含经是由声闻种性的人所结集的,所以其中佛陀有关大乘法的开示记录得非常隐晦,也非常难懂,只有声闻缘觉法记录得较完整而较易读懂。但是从第六见处的「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即可很清楚的看出,阿含佛法并非全是无常法,而是函盖真我与无常的蕴处界假我。这是对陈氏否定「不依待他者,自体自足的存在」,很有力的驳斥。而且经文特别强调「如是慧观,知其如真」,表示这是现前观察所得,符合事实真相的,并非只是一种思想或概念。
以上的经文,在南传《中部经典》的相应经文为〈蛇喻经〉: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尊重圣者,知圣者之法,于圣者法为导。尊重圣人,知圣人之法,于圣人之法为导。以色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受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想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行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此之所见、所闻、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反省之者,亦为:「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亦观:「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如是观彼于非实有者,即不焦劳也。40
另外,《大正藏•杂阿含经•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经》,都说「六见处」,都说有一个恒常存在的法,称之为「我」,可以如实观察得到它的存在。加上《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咤经》,共有十经说到六见处,可见六见处的重要性。(另有很多经文,是探讨五阴与「我」的关系的,虽然没有「六见处」的字样,但其实也是在说六见处。)如果抱着「没有常住法」的成见就会看不懂《杂阿含经》经常出现的:「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41,这句经文大部分都是和六见处一起出现的,所以很显然的「彼」是指五阴,「我」是指恒常存在的我。所以,这句经文真正的意思是说:「五阴不是阿赖耶识真我(因为五阴消灭时,阿赖耶识仍可独存),但也不能说它异于阿赖耶识真我(因为五阴都是由阿赖耶识所生、由阿赖耶识流注的种子所决定);五阴不在阿赖耶识真我中,阿赖耶识真我也不在五阴中。」(因为不是互相混合为一,故说为不相在。)所以,陈一标先生主张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互相内藏,是违背经教的。
阿赖耶识,作为染净一切法的根本因,就一定必须是无始即已存在,不待缘而生的。何以见得呢?如律部有一偈经常出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42 这是表示,一个业缘成为种子以后,假使一直没有助缘来使它现行,可以潜伏百劫以上。像这种可以潜伏百劫以上的业种,何以能够发作?则是否定根本识存在的应成派中观所不能解释的。在应成派中观师的想象中,因与果只是一连串连续的触发事件所形成的,并不需要本识的存在,所以他们无法解释这一类非连续触发型(异熟)的因果事件。距离造业后的百劫、千劫才遇缘触发,而非连续触发型的因果事件,只有种子识(异熟识)的存在,才得以圆满的解释。而且,这一个种子识的心体,必须是不待他缘、本然存在的,才能执持自无始以来迁流不断的种子。因为它只要有任何时候不存在,业种就会连带的丧失,使得果报再也无法呈现。这就是《中阿含经》所说的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43 这是「如是慧观,知其如真」44,也就是说,这是得自于现量观察、符合事实真相的见地。这样的语句是在宣示,此一常住法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并不是一种假说或思想。
阿赖耶识心体不生不灭,含藏的种子则流注变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如《成唯识论》说: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45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有常(不生灭)和无常(生灭)的二个面向,所以《大乘起信论》说:「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46 此
中的「如来藏」,指不生灭的心体。此段论文说:阿赖耶识是八识心王和合为一心的总名,必须是不生灭的心体如来藏,和生灭的种子流注出生的七转识和合,才能够在人间运作,所以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心和合为一心,这八识心王非一非异,合名阿赖耶识。然而,这是对大乘见道的菩萨说,凡夫以及声闻人很难听懂。所以,在《中阿含经》中,便只说阿赖耶识是「常、不变易,恒、不磨灭」,这是偏于心体的部分而说,声闻人知道有这个常住心体存在、恒、不磨灭,即可放心地灭除蕴、处、界而不会有堕入空无、断灭的恐惧,不需要知道阿赖耶识详细的体性。有关阿赖耶识详细的法义,由于过于深奥难解,所以必须结集在第三转法轮的方等经,公开演说其内涵的时间也必须延后;但是在第三转法轮时期结束后,被声闻人听闻而结集出来的结果,就是四阿含中隐说如来藏本识的经文,是散落而不完整、极粗糙而不深细、极粗浅而不圆满的。以此缘故,菩萨们必须随后展开七叶窟外的千人大结集,完成第二、第三转法轮的般若系及唯识系诸经。
八、结语
一百多年以来,欧美研究佛教的学者,大约都不是佛教徒。他们并以非信徒的立场,自诩为客观,自称为「学术观点」,实际上却是以自己的凡夫偏见,强加于佛教:一者,遇有超出日常生活经验的描述,即斥之为神话;二者,无视于佛教典籍重视实证的谆谆告诫,将以客观事实修证作为核心的佛教,一律曲解为思想和哲学;三者,经常断章取义,违背经典文本的真义;四者,以为透过语源的探讨,便可求得真实;五者,自己不事修证,也不承认别人修证的报告及论述。此种「学术观点」,其实是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佛教的法义,既不符合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与学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证据方法相去甚远。将这种偏差的立场,称之为「学术观点」,完全是名不符实。
大部分的日本学者,继受了欧美所谓的「学术观点」,也不断以有色眼光来批判佛教。持「学术观点」的学者,因为立场带有偏见,其研究所得的结论,便与传统佛教大相径庭。台湾因为历史和地缘关系,受日本佛学研究方法影响甚深,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释印顺。陈一标大约是全盘接受欧美与日本佛学研究方法,包括「对于文本欠缺全面性的理解,经常断章取义」,并且「将阿赖耶识误认为经过发展而成的思想」。
实际上,阿赖耶识不是思想概念,不是哲学,更不是玄学,更不是后来发展而成;而阿赖耶识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因为是客观的事实,所以它有具体的内涵和外延,能够让人观察到它的存在。佛教经论(伪经与未实证者所造论除外)对阿赖耶识的描述各有偏重,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差距非常大,以致未证解阿赖耶识的学者,包括史密豪森和陈一标先生,都误以为阿赖耶识是经过演变的思想。
就像《杂阿含经》所说的例子:「彼诸人见紧兽者,随时所见,而为记说,是故不同。」阿赖耶识在诸经论中各各不同的描述,其实皆是正确的描述,也都是阿赖耶识的性状。《阿含经》说,阿赖耶识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解深密经》说,阿赖耶识隐藏在肉体之内,维持众生的生命。《摄大乘论》说,此识为诸法的根本因,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成唯识论》则将阿赖耶识的体性,有系统的整理出来,说阿赖耶识有能藏、执藏、所藏三个意思。以上诸经的说法,其实都是客观事实正确的描述,并非各经的创见,《阿含经》中皆已隐晦的提及。
陈一标先生不愿承认有「不依待它者,自体自足的存在」,但《中阿含经》却有「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的教证,并且说这是「如是慧观,知其如真」。也就是说,在现观当中,可以证实,必定有一个常住不灭的心,而且是具有自体功能性的存在。
研究佛教的学者,对佛教的误解之所以这么严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因为他们把佛教当做思想来研究,从来都不曾想去实证佛教的义理。佛教的义理虽然深奥,但只要他们放弃原有的偏见,改成以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一定会由浅入深渐次理解,分证解脱果与佛菩提道的各种智慧。
本文标签:阿赖耶识(100) 本文关键字:阿赖耶识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