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91期>

假锋虚焰金刚乘(连载三)----释正安法师(2)

[第091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1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我们修学佛法,更不是要灭除意识等的分别能力,而是要灭除意识、意根等所相应的我见我执一切错误无明妄想。不回小向大的小乘人也是依赖于意识的觉知分别能力,根据 佛陀的教导,如实观行之后,才能够“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11 ,并且知道自己“我得究竟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12,而成就阿罗汉的境界。只是,不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在完成解脱道的修证之后,再用意识分别寻思之后,还是认为:“尽管我已经灭除烦恼障无明妄想,成就四果阿罗汉境界了,但是只要我的意识与意根(十八界法)还存在,只要存在就还是有苦,必须与苦相应故;因为只要是在世间生活,就一定有冷热饥渴生老病死等苦无法逃避。”更不愿意要承担久远劫救护众生的佛菩提道修行,所以为避苦故,坚持此生已尽、不愿再受后有─不愿再出生于三界,坚决选择死后入于无余依涅槃。就是因为不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没有救护众生的慈悲心,坚决选择死后入于无余依涅槃,佛陀才会责骂他们真是愚痴人。
注11《大正藏》册1,《中阿含经》卷1〈1 七法品〉,页424,中27-28。
注12《大正藏》册1,《中阿含经》卷22〈3 秽品〉,页570,下15-17。
大乘人不一样,大乘人慈悲心特重,忍于众生、忍于世间众苦等无生法,因此,能够在三界里增长自己意识等前七识的清净性与增进智慧等功德,生生世世自利利他,永无尽期。大乘佛法的修证过程里,更绝对没有说要灭除自我的意识后才能证道的教理,佛法中所说的断我见,是指断除将意识等十八界法相妄执为我,种种的不如理执著妄想而言,不是要断除于意识等法相现行的意思。喇嘛教徒们不懂佛意,乱说佛法,才会说什么“要知道,意识分别心在佛教中是被称为‘轮回之根’并当作断除的物件的”、“意识分别心最大的毛病,是它了知对境时,顶多只能做比量的推测,而无法现量照见诸法自相”、“只要是意识分别心所能想到的,就必然落于四边戏论中,因此肯定是不真实、不究竟的。”种种所说,尽是一大堆荒唐又不如理的轮回戏论。当喇嘛教徒这样子说的时候,却又忘了这种说法会抵触自己主张可以即身成佛的双身法了,因为乐空双运的双身法大乐光明境界,全都是意识等六识识阴的境界啊!所以说,喇嘛教徒是破坏佛法者,罪过!罪过!
又,索徒们认为自己的法义是圆满贯彻的,匿书中说“要知道,意识分别心在佛教中是被称为‘轮回之根’并当作断除的对象的”。然而,喇嘛教的黄派教主达赖喇嘛则说:“瑜伽密续的经典《密修习大金刚尖本续》中解释密续就是指心或意识的连续:……在心灵的道途上也是根据意识的连续使我们能够在心智上开展,而且体验更进一层的道。最后也是根据此意识连续的基础我们才能够成佛。换言之,轮回与涅槃只是这个‘连续’的不同展现,所以意识的连续是永远呈现的,这是密续的意义。13 ”
注注13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著,陈琴富译,《藏传佛教世界》,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12 初版6 刷,页25。
难道索徒们不认同于喇嘛教的领袖达赖喇嘛所说的法义?如今不知喇嘛教的信徒们是要听索徒们的?还是听信达赖喇嘛的话去修行?当然,索徒们有一种说法试图为自己圆说:“在最究竟的层面上,空有二宗早就互致了殊途同归的问候。所以,如果心存偏见,盲目扩大中观和唯识间的暂时差异,对空分或现(明)分任一方产生偏堕、耽执,都是不可取的。”14
注14 释智诚、秋吉彭措著,《般若锋兮金刚焰》上册,〈序言〉,页3。
索徒们的意思是说,意识的本质是无自性的,要断除祂以及祂具有的执著,同时意识也是明白连续显现著的,祂成为断灭相以后不能说祂是断灭的。然而事实是,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解套,反而更显出喇嘛教徒对于佛法的无知,无知到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一、无知于世俗谛佛法,既无知于我见与我执无明烦恼的真正定义,也没有实证、了知于意识的因缘生住异灭性,竟说意识灭后还有明分作用,违于佛说,也违于一切世间人共识共见的逻辑,例如,在昏迷、睡觉、死亡时是没有意识与其觉知能力的,如果有意识存在的话,还能称为是昏迷、睡觉、死亡吗?
二、无知于胜义谛佛法,不知中观和唯识佛法,实际上都是空有宗义,只是说浅与说深的不同而已,分为空有二宗只是方便说。索徒们自己不也说“对空分或现(明)分任一方产生偏堕、耽执,都是不可取的”,然而却又说分有二宗,喇嘛们的确不懂自己在说什么。
三、无知于中观和唯识之间,都共说一切法无有自性、无所有之理。密宗喇嘛教祖师不懂此理,以六识论邪见为基础而硬要想像说一切法能有现分的作用,然后自己也感觉不妥,于是拉出佛说不一不二的理论来安抚自己的不安;而佛陀所说不一不异的正理,乃是基于八识论而说,不是喇嘛教徒以意识境界来说的。这些喇嘛教徒们说的中观,都只是以意识思惟想像而说的,是强行把第八识的中道自性的观行,硬套在非中道性的意识自性上面来说中观,全都是假中观。然而,喇嘛教徒们却不知自己是混合著世俗谛与胜义谛,分不清楚经典中佛语内涵,因此不断在乱说佛法、乱说名相,破坏佛法。下文对于此点,会有更多的说明。
回到经文来说,佛陀在开示过学人已经发心要修学佛法,懂得明辨慎思之后,便了知到若要离苦得乐,其方法就是要修学四圣谛。接著,佛陀就开示四圣谛的义理。确实地认知苦的存在是什么意思?所谓真实的存在于世间的苦,乃是指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怨恨的人总是相会在一起之苦、所爱的人一定会别离之苦、所求不得之苦,以及总略说为贪求享受色受等五阴炽盛之苦,了知于世间确实是真的有著种种苦的存在。
能够真实了知这种情况就称为知苦如真,确实的认知受苦的原因是什么意思?简要的说,就是因为众生贪爱于乐受的缘故,也因此而造就了无数的苦果,这也成为众生不能断除的苦因习性。众生因为追求乐受的欲望与他自己的我见我执一直存在著,不停的贪求欲有更多更多的乐受境界,也就是说,这个乐受的境界是由于众生的贪爱习性与众生的意识等六根共同执取六尘相才不断现行的。喇嘛教的乐空双运大乐光明男女双修之法,正是贪爱痴求无常的乐受境界的最重贪爱痴求;像这样贪爱痴求于种种的乐受境界,就成为众生确实存在的苦因习性。能够真实了知这种情况就称为知苦习如真。
确实地认知于苦灭的状况是什么意思?是说贪求爱欲乐受的苦因习性与众生自己一直存在著,两者在一起不停的贪爱于乐受境界,因此轮回生死的苦受不能得灭。然而此种乐受的境界,贪欲与六根等境界确实是有断除无余、舍弃无余、吐尽无余、无有欲望、灭除所有、止息所有、没尽所有的情况,就是十八界法灭尽而只有剩下涅槃本际独存于无余涅槃中。能够真实了知这种情况就称为知苦灭如真。
确实地认知于灭苦的方法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确实了知于修行佛法八正道就能断苦入涅槃的意思,从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乃至正念、正定,就是八正道的内涵。能够真实修证于八正道的内涵就称为知苦道如真。
最后,佛陀简要说明修行小乘佛法证得涅槃的过程,并且作一结论:比丘们,应当修学于真实了知于众生在世间的种种真实苦相、应当真实了知于世间众生确实真实存在的苦因习性、应当真实除灭自己的苦相并且自能作证、应当真实修证于八支苦灭正道。如果比丘是真知世间苦真实、能断世间苦习、能证自身苦灭、已修灭苦之道,那么,此比丘乃是一切世间漏法已尽除、诸多世间苦结已解已灭,证得小乘菩提正智灭除苦相的圣人。
佛陀以上的说明,就是关于修证小乘佛法时学人所应了知的佛法教理与实修事行。小乘声闻人的佛法教理是指四圣谛:苦、集(习)、灭、道。小乘声闻人的实修事行是指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当然,八支正道各个有其所应修证的内涵,这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说明,还请学人至正觉同修会修学,即能明了。
此处 佛陀对于涅槃境界的教导,也即是开示小乘佛法中胜义空的定义,那就是指向小乘人所证极果阿罗汉苦相灭后,十八界都无所有的涅槃境界:“断无余、舍、吐尽、无欲、灭、止、没”15 的情况。这个境界照字面上来看,即是指“断除无余、舍弃无余、吐尽无余、无有欲望、灭除所有、止息所有、没尽所有”的情况。其中的含意,我们要知道,一开始 佛陀即已经说明:知苦(婴儿或成人五阴)的存在时,佛说就有六界与六根的存在。因此知苦的存在时,必定至少就有苦相、意识、意根、虚空等法相的存在,那么,在苦相灭后的“断无余、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境界里,十八界法还有哪一法存在呢?答案是十八界法统统都不存在,无有世间一法存在,连意识都不存在了,还会有双身法的乐空双运境界吗?简单来说,灭除十八界的法相之后,无有十八界显现的状态,就是涅槃的实际境界,也就是第八识独住的无余涅槃,定性二乘人虽不证涅槃本际如来藏,信佛语故,因此能无恐惧而灭尽十八界。
注15《大正藏》册1,《中阿含经》卷3〈2 业相应品〉,页436,上3。
三界一切法有著生、住、异、灭的过程状态,这样的状态,即是佛法中所说的世俗谛空理。一切法在声闻世俗谛里,说有因缘生灭的过程现象,灭后的状态是为无所有,此义理即是小乘佛法中所说的一切法世俗谛的空义。小乘法的世俗谛理,就如同《俱舍论》卷4 世亲菩萨所云:
决定无有成就虚空,故于虚空不言有得。……(中略)……
诸行相续,初起名生,终尽位中说名为灭,中间相续随转名住。此前后别名为住、异。
世尊依此说难陀言:是善男子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及善知受衰异、坏、灭。16
注16《大正藏》册29,《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2 分别根品〉,页22,上23-页27,下14
世俗谛所显示的道理,乃是一切法的因缘无常性,无常性的缘故因此即是苦性,苦性的缘故因此即是无我、无实自性;无我、无实自性的缘故,因此一切法即是无有实性、空无所有。虚空的含意,《大般涅槃经》卷25 佛云:
善男子!众生之性与虚空性,俱无实性,何以故?如人说言:除灭有物,然后作空。
而是虚空,实不可作,何以故?无所有故。以无有故,当知无空。17
注17《大正藏》册12,页513,中2-5。
因为虚空只是色边色,是依物质所在的边际无物之处而施设虚空这个名称,所以虚空是依附于色法而施设的名词,用来指称无物之处,故说虚空就是无。
《成唯识论演秘》卷2 也如是云:
【离诸障碍,名为虚空……大乘虚空,性非是有,无质碍处,假名虚空,无法无碍故,遍诸色。虽遍色中,“无”性不改。18】
《大智度论》卷6 龙树菩萨亦云:
【更无异法,如灯灭,更无法,以是故,无有虚空相。复次,是虚空法无。……无虚空相,若无相,则无法,以是故,虚空但有名而无实。19】
有时候佛法中会说,十八界空,这个境界为空无所有,例如《增一阿含经》卷23 佛云:
【若有智慧者,而观眼时,尽空无所有,亦不牢固。若复观耳、鼻、口、身、意时,尽空无所有,皆虚、皆寂,亦不牢固。20】
《大智度论》卷88 云:【诸众生是色空无所有、受想行识空无所有,十二入、十八界空无所有。21】
《大方等大集经》卷34 佛云:【我说声闻法,为断贪欲心,示五阴、诸入及十八界空。22】
注18《大正藏》册43,页852,下9-20。
注19《大正藏》册25,页103,上2-9。
注20《大正藏》册2,页670,上9-12。
注21《大正藏》册25,页678,上8-10。
注22《大正藏》册13,页233,下12-13。
于五阴、六入、十八界一切法是因缘生住异灭性、无有实性,空无所有;在这其中,如果有人认为这个灭相里应当还有空之一法存在的话,在佛法中称这种人是为愚痴顽劣之人,落入空执之中,是见空而说有空法真实存在的不可救药之人。
《中论》卷2 云: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圣为破六十二诸见,及无明爱等诸烦恼故说空,若人于空复生见者,是人不可化。23
注23《大正藏》册30,页18,下16-20。
此处菩萨所说的空义,很明显的,是指佛法世俗谛的空义,是指一切法是因缘生住异灭性、空无所有性而言。于一切法空无所有处,说见有空法存在的人,这种人是外道见,会连佛所说之法都不相信,是跟解脱法无缘的人,不信佛故,连佛都没法度他。索达吉以及索徒们不知不证佛法,将一切法灭后的灭相认为即是空性,再反过来妄说此空性有作用,能显生万法。这种说法是主张无能生有,与无因论外道相同;作此说者,即是落于空复生见者,是人菩萨说为不可化,故知索徒们是不可化度之人;他们会讲出虚妄的言语而否定可以实证的如来藏正法,推翻 佛陀在三乘经教中的圣教,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假锋,虚焰,金刚,连载,----,正安,法师,解析,般若锋兮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