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邪箭呓语>

第一节 因缘所生之蕴处界世间法悉皆无常、苦、空、非我─意识是

[邪箭呓语]  发表时间: 2015-04-14 21:43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欲明了解脱道,首先要了解阴界入的内涵,若如藏传佛教外道古今诸师连自身所具有之阴界入等现前诸法都弄不清楚,而说懂得他们所不知不见的最究竟的佛法,则皆是自意想像、自欺欺人之谭。关于阴界入之体性及观行之法,因为篇幅有限,在此仅能简略说明,有心深入者,请自行请阅 平实导师所著之《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一辑以及《识蕴真义》,其中对此部分法义有非常详尽的解说。
一切众生之内外心境根尘,可以用十八界概括之,即六根、六尘、六识。界者,因此十八法之功能差别各不相同,而各成界限之谓也。六根、六尘又合称十二处、六入处,即于六根六尘相触之处而生六识,则成十八界,以下分别解说之。
第一目 六根之内涵
六根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名相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六根的真实义却未必了解。眼、耳、鼻、舌、身等为五色根,五色根又各别有扶尘根及胜义根(净色根),扶尘根即眼球、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外在看得见外观,能接收色、声、香、味、触等外五尘境的器官,以及各别接收外五尘讯息的感觉神经,可分别传达五尘讯息至掌管视觉乃至触觉的头脑各部分中;而此头脑中掌管视觉乃至触觉的部分则是胜义根(净色根)。因此说五色根各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依证悟的菩萨来说:五扶尘根可见有对,五胜义根不可见有对。
经论中仅说有五色根,从来不说六色根,则显然意根并非是有色根,祂不是色法而是心法,而且是意识生起时的俱有依─依于意根的作意才能使意识生起,##可见意根是在意识出生以前就存在的,当然意根是第七识。如《杂阿含经》卷13第332经:【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7意即:意根就像过去心、未来意、现在识等三世意识心一样,都不属于色法,无法以肉眼得见、也没有物质色法的质碍;祂也不像意识一般,能让凡夫们感觉到,所以才被称为“内入处”,因此凡夫们都没有智慧面对祂的存在;由于凡夫们都无法了知意根的存在,所以无法面对意根,这就叫作意内入处,这是想要实证解脱道的声闻人所应了知的。
意根既然是心,经中又多处说“缘意及法,生意识”,此内意入之心当然是六识之外的第七识,正是第六意识的所依─第六意识要以意根为俱有依才能生起;又从阿含中“依根而立识名”─依意根来建立意识的名称─的意思中,也可理解到“意根”与“意识”一定是两个不同的心体,所以即使是在二乘法中,也绝不可能只说到六识而不说到七识的;只有智慧不够而读不懂四阿含诸经的人,才会说“四阿含诸经中只说到六识心”8。只是因为 世尊于初转法轮之阿含时以宣说二乘解脱道为主,故凡是讲到第七识意根时,都不作深入的解释;对第八识阿赖耶更不详细的明说,只说有识入胎出生名色9,只说灭尽十八界后的无余涅槃位中有本际,而不说“本际”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而是在其后的二转、三转法轮时,方有深入之开示。
但此六根并非无因而有,都是由如来藏入胎识所生,而此皆因只有如来藏具有大种性自性,所以能够摄持四大而成就色身;意根、意识并无此种功能,不可能出生色身。如《长阿含经》卷10〈大缘方便经〉佛云: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10
“名”是指受、想、行、识等四蕴,“色”则是羯罗蓝(受精卵)及四大所成身等,故名色即指五蕴。意识函盖于识蕴当中,现代医学已证知:刚入胎之受精卵位时并无意识等六识,然而圣教中说此时仍然有“名”,可见此时的“名”仅有意根存在;甚至在怀孕三、四个月时,眼等五根未发育完整,意识尚无法出现,故此时识蕴之前六识并不存在。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卷90中亦同作是说:【初入胎识是名色因缘。“识、名色”在胎中,此中虽有六入,未成就、未可用,故未得名字,既生婴孩,未能有所作,但有六入,转大有六触。】11
但这些都是证悟菩萨的法道,可以于自身现前体验之法,并非纯是想像之法,只是非凡夫、二乘人所能了知。但若因自身福德与智慧都不足而无法证知,却不愿下心勤求深妙佛法,反而以凡夫知见予以否定,则可说是天下最为愚痴、最可怜悯者。
第二目 六尘与六入
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相对于六识能见的自性名为见分,此六尘则名为相分,相分又有内、外之分。外相分为如来藏藉四大所成之五色根所接触,而有与扶尘根相对应之外五尘及外法尘,此即为外六入;内相分则是如来藏将所接触之外六尘,转成电化学讯号透过感觉神经传送至五胜义根之头脑中,再由如来藏将这些讯号于头脑胜义根中变现成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内相分,以及其上所显现之法尘,此即为内六入。其后再由意根之作意,而由如来藏出生前六识之部分或全部来加以了别内相分六尘境。
所以事实上,一切有情众生的六识心所接触到的,其实都只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现之内相分六尘而已,从来都不曾接触到外相分六尘,这就是《华严经》中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现在的医学家虽然尚不知道如来藏的存在及妙用,但却也已证知有情众生是以头脑来“看、听、嗅、尝、触”,来感知外在世界的影像讯息。
例如日本医学博士堺章教授在解释何谓视觉时说:【从瞳孔进入眼中的可视光线会在水晶体(镜片)经过折射,……可视光线到达视网膜后,视觉细胞中的感光物质(视紫质)会产生变化,在细胞内产生电位变化,其电位信号会先刺激双极神经细胞,然后再刺激多极神经细胞。其轴突化为视觉神经,从视网膜延伸出,最后传递至大脑皮质的视觉区,在此整合后才开始有视觉的产生,也就是产生了影像。】12
另外,若看立体电影时,当有一支箭朝观众席笔直射来时,大部分的人都会感觉到好似真的要被射到而大声尖叫或是低身闪躲,其实观众心里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在大脑视觉区所显现的)影像而已,而非有真实的箭射来。
又例如色盲、近视、老花、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病症,使得眼扶尘根或胜义根之功能不正常时,外在人、物之影像即无法正常传递至脑部视觉区显现内相分,有智之人藉此皆知是自己的视觉功能有障碍,无智之人则坚执自己所见到的是外在人、物之实际状态。
13此阿赖耶识显现了色阴与受想行三阴,也显现了识阴等六识,但不会常住于这五阴中,寿尽时就离开了。
14《大正藏》册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页465,下16-23。
15《大正藏》册1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页491,中24-27。
16编案:蕅益法师并未证悟,故说“较为浅显”。
17蕅益大师解著,《相宗八要直解》卷2,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80年7月初版,解《大乘百法明门论》页10~11。
18《大正藏》册2,《增壹阿含经》卷31,页718,上1-10。
19《大正藏》册14,《维摩诘所说经》卷上,页538,下4-5。
第三目 六识如何而有?
六识即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这六识─特别是指意识─是因何而有的呢?经中世尊多处开示:全部都是“根、尘”因缘相触所生之法。尤其是意识有各种的变相境界,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不论是极粗或极细意识,全部都是“意根、法尘”相触为缘而后才能由如来藏中出生。如《杂阿含经》卷9(238 经):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1
注1、正藏》册2,《杂阿含经》卷9,页57,下17-22。
另有《杂阿含经》卷3(68 经)、卷8(213 经)、卷9(248 经)、卷11(273 经)、卷13(306 经)、《中阿含经》卷28(115 经)皆同作是说。显然世尊不断耳提面命:所有一切意识都是意根、法尘之因缘方能生起,是有生有灭之法。
而说“根、尘因缘而生识”,但在开示大乘第一义谛法时,则有完整之说明。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当学般若波罗蜜。】2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有如下开示,卷1:【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 卷3:【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者,谓种子;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4无间,诸识5决定生,此6是彼7等无间缘;所缘缘者,谓诸心、心所所缘境界;增上缘者,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8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卷32 中说:【心、心数法从四缘生;无想、灭尽定从三缘生,除缘缘;诸余心不相应诸行及色从二缘生,除次第缘、缘缘;有为法性羸故,无有从一缘生。9……无有法从一因生,若六因生,是名四缘10。】
2 《大正藏》册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页219,下12-14。
3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1,页280,中9-11。
4 “此识”谓第七意根末那。
5 “诸识”谓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
6 “此”谓第七意根末那。
7 “彼”是指意识等前六识。
8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3,页292,上1-6。
9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32,页296,下26-29。
10《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32,页297,上16。
由上所举佛陀、弥勒菩萨及龙树菩萨之圣教可知: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缘缘又名所缘缘;除了无想定、灭尽定不须所缘缘,以及心不相应行法及色法不须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其余一切有为法,尤其是六识皆要从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而生。重要的是:一切有为法,无有仅从一缘生者,意识正是识阴所摄的有为法。
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外道既然高推中观,又如此信受龙树菩萨,当不可能将如此重要之法义漏失,但他们却从来都不引用;很显然的是因为心虚,且深执常见外道的邪见不肯弃舍,故意不说最重要的因缘,将经论掐头去尾以朋比己意,而说仅须三缘即可成就感觉、认知。如多识喇嘛言:佛教认识论认为感觉和认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缘:
一、等无间缘,即引起此刹那的前一刹那意识的存在,意识属于流注生,前面的意识若断流,此刻的意识也将无法产生;
二、所缘缘,即引起感觉、意识的客观对象,如色、声等;
三、增上缘,即主观感觉和知觉,如眼识、耳识等当前意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无所缘缘,如无色,眼晴便看不到色11。
11 多识仁波切著,《破魔金刚箭雨论》,圣地文化出版社,2005 年11 月初版一刷,页194。
四缘中的因缘最重要,若没有因缘的作用,其余三缘就不可能存在及作用,但多识喇嘛却舍弃最重要的因缘而只说其余三缘;多识喇嘛如此作为完全背离佛陀及龙树菩萨之教示,故意舍弃最重要的因缘,唯说三缘,可见这些不信佛法根源于如来藏之藏传佛教外道诸师,完全不畏破谤三宝之长劫纯苦重罪,确实是不信因果的外道。
《瑜伽师地论》卷 1〈本地分意地〉: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12
12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1,页280,中6-11。
由即将下生成佛之 弥勒菩萨之开示中,应知意识之出生要有两种俱有依,即一、种子依──第八识阿赖耶识,二、等无间依——意根(恒行意及六识身所依无间灭意)。并依于四种缘:一、因缘:阿赖耶识中所含藏之意识种子。二、等无间缘:谓若有无间灭之第七识意根之作意,方有其余六识之出生,可见等无间缘是包括意根、诸心及诸心所之相等无间,并非多识喇嘛所说只是意识本身。三、所缘缘:若在欲界、色界中,诸心、心所所缘之法尘以及前五尘(一乃至五不等)。四、增上缘:色身诸根等等。所以在欲界及色界,意识至少要有第八识如来藏、第七识意根、意根之作意、意识以及意识之诸心所法种子、色身、法尘等等法为因缘,才有办法出生;并且还要有意根作为等无间缘,意识才能出生。即使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身,亦必定要有第八识、第七识、意根之作意、意识以及意识之心所法种子、法尘等因缘法,方能有意识之出生;而且无色界众生的意识定心,也都同样要有意根作为等无间缘才能出生及存在。绝非如多识之错解:只要有意识本身及外在色、声等即可出生者。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一节,因缘,所生,之蕴处,世间,法悉,无常,非我,意识,明了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